第163章 歸山上表拜學師(第2/2 頁)
很嚴肅的事,“道經不師授,則行之不神。”道無經不傳,經無師不明,由此可見師的重要性。
皈依入道投拜師父如同睜眼抬胎,一日為師終生為父,要事師如父,這也是師父的由來,這裡這個師父指的就是本師。
道門有拜本師和學師兩種說法,本師稱師父,學師稱師傅。
本師有隻能有一位,但學本事學技術的學師(師傅)就可以有多位,只要你學的過來,拜個幾十上百位都可以。
葛持林拜了寧思德為師父,這在茅山這邊看來,他是和寧思德學醫術的,寧思德算是他的學師。
況且寧思德也不是道門中人,所以這個並不違背道教收徒的傳統,他們也樂見其成,還派人送了賀禮。
並拉攏了寧思德的師門柳源醫派成盟友,要和給葛敏豐將來的道醫館鋪路。
再一個就是葛家在茅山是世襲道士,爺爺傳給兒子,兒子傳給孫子,也不用再另拜師父。
剛剛的歸山皈依儀式,拜了太上長老和七大長老,相當於這幾人都是他父子的學師了,只不過實質他們要教的也只是葛持林一人,葛敏豐只是附帶,而且他年紀也大了,也不可能從頭學起,就在外門給他搞個道醫館做做,他如果做的好,不僅自己一家的生活富足,也能將茅山的藥門一脈重新興旺起來,另一個他掛了茅山道醫館的名頭,除了自己收益,門派這裡也要收管理費的,也是為門派創收了。
為門派打理產業,這個本來就是外門弟子的任務。
門派傳的今天,許多的門派都只剩下了一個空殼子,那些千年大派只是慢慢地分成了現派和隱派。
現派就是普通人能看到的,比如茅山的宮觀裡普通的道士。
他們負責道觀的常規運營管理、接待香客遊客、官方民間的外聯等,道藏文物的保管維護,還有道觀的維修建設等,他們做的是一個門派對外展現出來的基本硬體。
而隱派的唯一工作就是修行。
每個能傳到今天的門派都有自己的傳承,道釋儒都是這樣,佛門有苦行僧,道門自然也有修道士,今天來的七個受字輩長老都是隱派長老,內門三個,外門四個,外門的平日除了修行之外,還要做一些工作。
例如維繫現派隱派之間的聯絡,茅山和官方特殊管理部門的聯絡,各個門派隱派之間的交流合作,同時還要負責一些產業。
畢竟修道也是要吃飯的,修煉也是要用上各種資源的,即使身在深山中,還是離不開紅塵事,處處都是要花錢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