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真相(第3/3 頁)
趙大媽以前也有過這層顧慮,“能!她在東北,糧食蔬菜比城裡富裕,還不用花錢買,就是手裡沒錢。”
“東北挺好。”蘇笑笑道。
趙大媽點頭:“早兩年回來探親給我們帶兩條大魚,一大包木耳蘑菇,還給我和她爹帶兩根野山參。”
“媽媽,野山參是什麼呀?”
小孩突然開口,蘇笑笑一時沒反應過來。趙大媽笑著說:“藥啊。團團要吃嗎?”
團團嚇得直搖頭。
蘇笑笑伸手對趙大媽說:“我拎一會吧。”
“看著團團吧。”趙大媽搖搖頭,瞥到不遠處排成長龍的攤位,不禁說,“中午還有雞蛋?”
正往“長龍”跑去的街坊停下,“剛到的。說是找供銷社拿的。”
趙大媽想起什麼,一把抓住對方:“供銷社哪來的雞蛋?”
街坊:“好像是他們自個收的。”
“收東西不是收購站的事?供銷社的東西都有專人送嗎?”
街坊:“好像說供銷社的車就在收購站門口,收購站的工作人員挑三揀四,什麼雞蛋太大太小都不行,供銷社的人就說他們不挑,論斤稱,大小都要。收購站認為供銷社故意的,沒把他們放在眼裡。供銷社的人說有本事你去告啊。還說收購站官不大官威不小,拿著雞毛當令箭,迫害貧下中農,恨不得老百姓餓死。這一通帽子扣下來,收購站哪還敢找事。”
“供銷社這麼厲害?”趙大媽轉向蘇笑笑,“看著不像啊。”
蘇笑笑點頭:“上午去供銷社買東西,我看他們也不敢跟收購站頂著幹。”
街坊:“咱們這邊的供銷社主任慫得很,指望他啥也吃不上。人家供銷社打頭陣,他跟後面撿漏。快去吧,晚了就沒了。”
團團愛吃雞蛋,蘇笑笑也想去:“我家定量沒了。”
“不用定量,一戶一斤。”
蘇笑笑和趙大媽互看一眼,立刻跟過去。
排了十幾分鍾,趙大媽手裡多了兩個紙袋,一個紙袋一斤雞蛋。團團看著雞蛋就說:“媽媽,荷包蛋!”
趙大媽笑著說:“回去就叫你媽做荷包蛋。”看到手裡的魚,“早知道能買到雞蛋,我就不買魚了。”
蘇笑笑:“給我吧。團團這些日子沒吃過好東西,正好這幾天我有空好好給他補補。”
趙大媽點點頭,蘇笑笑就把魚錢給她。
到蘇笑笑家門口,趙大媽隨蘇笑笑進去。魚放盆裡養著,土豆、藕、雞蛋和洋蔥放櫥櫃裡。趙大媽見櫥櫃裡有米有面,“你娘總算幹了件人事!”
蘇笑笑想問什麼人事,順著她的視線看去,失笑:“我攔著沒讓拿。否則啥也留不住。”
趙大媽震驚:“她——不怕餓死你和團團?”
“我姓蘇,團團也姓蘇,我爹姓劉,他哪還管我們死活啊。”
趙大媽腦海裡浮現出一句話——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劉大軍不管蘇笑笑死活,可是她是她孃親生的,“你娘呢?”
“出嫁從夫啊。”
趙大媽的爹孃生在封建舊社會,思想腐舊,重男輕女,認為閨女嫁出去就是外姓人。可他們也不捨得餓死閨女和外孫。趙大媽驚歎:“真看不出來。”
“我娘要面子,跟您在一塊肯定善解人意通情達理。”蘇笑笑道,“有些人就喜歡把好的一面留給外人,刻薄寡恩留給家人,因為家人不敢跟她計較。”
趙大媽孃家嫂子就是這樣,對她兒女比對親生的和善,所以她對蘇笑笑的話深信不疑,“你也算熬出頭了。我也該回家做飯了。團團,去我家跟哥哥姐姐玩玩?”
團團看媽媽,徵求她的意見。
蘇笑笑:“媽媽做藕片,給你做荷包蛋,需要好一會兒。媽媽做好去找你好不好?”
“不要我幫你嗎?”團團仰頭問,“我啥都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