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高祖的憂慮與決策(第3/4 頁)
的幕府中,每天與他一起喝酒,對酌談心。朱家談論起時事來,言辭流暢生動,讓夏侯嬰聽得非常入神,對朱家越發地佩服和敬重。於是,朱家找了個機會進言說:
“我聽說朝廷正在下令捉拿季布,我就想問問,季布到底犯了什麼大罪,需要如此嚴厲地對待他呢?”
夏侯嬰回答說:
“季布以前幫助項羽,多次讓皇帝陷入困境,所以皇帝一定要捉拿並誅殺他。”
朱家接著問:
“那您覺得季布是個怎樣的人呢?”
夏侯嬰說:
“我聽說他一向性格忠直,其實也算得上是一個賢士。”
朱家繼續說道:
“作為臣子,理應為各自的主公盡忠,這才算是真正的忠誠。季布以前曾是楚國的將領,自然應該為項氏家族效力。現在雖然項氏家族已經被消滅,但遺留下來的臣子還有很多,難道能一一將他們捉拿並殺戮嗎?況且皇帝剛剛得到天下,如果就急於報復個人的私仇,反而會讓人覺得皇帝心胸狹窄,不能容人。季布現在無處容身,肯定會選擇遠走他鄉,要麼向北投奔胡人,要麼向南投靠百越之地,這樣一來,豈不是我們自己把壯士趕走,反而資助了敵國?這就像從前伍子胥離開楚國投奔吳國,借兵攻入楚國的都城郢,落得個倒行逆施的名聲,還要鞭打楚平王的墳墓一樣!您是朝廷的重臣,深得皇帝信任,為什麼不找個合適的機會向皇帝進言,為國家盡一份力呢?”
夏侯嬰微笑著說:
“既然你有這樣的好意,我當然也會盡心盡力去幫你。”
聰明人之間,不用多說就能明白對方的意思。朱家聽後非常高興,於是向夏侯嬰道別,回到家中靜靜地等待訊息。果然,沒過多久,朝廷就頒佈了命令,赦免了季布,並讓他入宮拜見皇帝。這時,朱家才把事情的經過詳細地告訴了季布。季布聽後非常感激,連忙向朱家道謝,然後告別朱家,前往洛陽先去拜見滕公夏侯嬰。夏侯嬰向季布詳細講述了朱家的好意,以及自己已經為他疏通了關係等情況。季布聽後,再次向夏侯嬰表示感謝。隨後,季布便跟隨夏侯嬰一同入宮,在宮殿前跪下,磕頭請罪。與那些為田橫殉主的門客相比,季布的結局要好得多。高祖皇帝並沒有再責備他,只是對季布說:
“既然你已經知道錯了並前來請罪,我就不再多說什麼了。現在,我任命你為郎中。”
季布聽後,連忙磕頭謝恩,然後退了出來。當時,朝廷中的一眾大臣,在夏侯嬰的解釋下,都瞭解了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他們紛紛稱讚季布能夠將剛強的性格轉變為柔順,同時也對朱家能夠堅持到底救人一命表示敬佩,認為這兩個人都是英雄,各有其難能可貴之處。然而,說實話,季布當初是因為害怕死亡才選擇投降,這一點並不值得過分稱讚。唯有朱家,他不僅設法救活了季布,而且從不尋求任何回報,甚至終身都沒有再與季布見面,這才是真正的豪傑、真正的俠義之人呢!這樣的評價既褒揚了值得讚揚的,也指出了不足之處,非常恰當。
再說季布得到官職後,他的一個同母異父的弟弟,得知了這個訊息,也連忙趕到洛陽,希望能借此機會獲得一些富貴。大家猜猜這個人是誰?原來他就是之前提到的楚將丁公。季布是楚國人,而丁公則是薛地人。《楚漢春秋》這本書中提到,丁公是薛地人,名叫丁固,也有人認為他是齊國丁公汲的後代,所以被稱為丁公。雖然兩人原本沒有血緣關係,但因為季布的父親早逝,季布的母親後來再婚,這才生下了丁公。儘管他們的籍貫和姓氏不同,但終究是同一位母親所生,所以被稱為季布的異母弟弟。他曾經在彭城的西邊放走了高祖,心裡早就打算進都城去見高祖,但又害怕高祖不念及以前的恩情,反而因為過去的恩怨而報復他,所以一直猶豫不決,沒有敢立刻去。後來,他聽說季布被赦免了,並且還得到了官職,心裡就想,季布作為漢朝的仇敵都能得到這樣的待遇,如果自己前去拜見高祖,那肯定會得到顯貴的地位。於是,他急急忙忙地趕到洛陽都城,到皇宮門前等待機會。宮殿前的衛士也知道他曾經對高祖有恩,所以對他特別尊敬,等到高祖上朝的時候,就馬上進去通報了。高祖雖然表面上吩咐讓人傳見丁公,但心裡其實已經有了盤算。等丁公快步走進來,跪在地上自稱臣子時,高祖突然臉色一沉,大聲命令身邊的衛士把丁公給捆綁起來。丁公連聲呼喊自己無罪,但高祖卻不予理睬。衛士們雖然心裡也感到奇怪,但因為皇帝已經下了命令,他們不敢怠慢,只好把丁公的雙手反綁起來,緊緊地捆住。丁公哭著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