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快進三國 > 第一百五十一章 墨家頭領

第一百五十一章 墨家頭領(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穿越隋末,系統降臨人在古代,隨身有座現代都市史上最強駙馬爺從門吏開始光宗耀祖皇帝女兒身,開局欺君犯上重生悍卒:開局官府發媳婦皇后的貼身侍衛嫌我功高震主,我黃袍加身你哭啥?一覺醒來我在龍椅上了四合院:跟大孝子斷親,娶婁曉娥三國:被義父背刺,我反手篡位從小縣令到主宰萬界寒門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遙官明末:懶漢的逆襲人生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

之所以是週報而不是日報,是趙雲仔細針對荊州作的市場調研而定下的。

這市場雖然龐大,但不論是資訊傳遞速度,還是趙雲紙張印刷量,最佳範圍區間便是一週的限度。

當時雖然已經有了周的概念,源自《周易》,將日、月、火、水、木、金、土統稱為七曜,與今天的週日到週六相同,可並不是當時的主流。

趙雲特意在報紙頭條解釋了周的含義:

反覆其道,七日來複,天行也。以此表示陰氣消盡,陽氣復生,週而復始之象。

報紙中有鄭玄的經學,禰衡的《斥曹賊》,劉表、黃祖的政令,項晝的墨家主張,浦沅的冶鐵小技巧。

雖然如此,由於編輯太少,一份也不過才三張。

然而當天一經推出,便迅速售罄。

禰衡的《斥曹賊》,文風新穎,朗朗上口,一篇文章寫下來,將曹操罵得酣暢淋漓。

禰衡憋的數月之苦,一掃而光,暢快之下,連吃了三隻燒雞。

讀者還從未見過有人可以罵人至此等境界,讀之洗腦程度,猶勝現今洗腦神曲。

讀過報紙的頑童們竟將之當作童謠,傳唱至街頭巷尾。

冀州袁紹,由於備戰的輿論需要,一時間華夏週報竟是盜版橫行,引得冀州紙貴。

曹操頭風發作之時,看了這份報紙,還是盜版的,竟是直接教他罵好了。

而鄭玄先生名聲在外,僅是那數千弟子粉絲,就已經讓報紙脫銷了。

鄭玄又辦了幾次經學大會,鄭玄的粉絲大軍瞬間超越數十萬,眾人更是求朋告友,託人買來正版華夏週報。

有需求就有市場,趙雲創造出代銷模式的數月後,代購模式也自然而然應運而出。

趙雲的華夏報業,日夜趕工,三班輪轉。各大書店的老闆的馬車日夜不停在趙雲報社門口翹首以待,只盼著早一步拿到華夏週報,求爺爺告奶奶,希望多給幾分。

黑市上,華夏週報正版已經炒到幾十金一份,也是趙雲始料未及。

後來,趙雲鑑於主編不夠,縱使禰衡也罵不過來了。

趙雲於頭條,向廣大名士徵稿,徵收地點便是各大書店。

各大名士儒生紛紛向書店投去自己的得意之作,各種文章如雪片般飄進趙雲報社,趙雲從中節選登報。

全國儒生紛紛以自己文章登報為榮,荊州以外的儒生甚至重金賄賂書店老闆,將自己的文章優先送進華夏報業。

連與諸葛亮交好的石廣元、崔州平、孟公威、徐元直等諸葛四友都紛紛向華夏週報投稿。

趙雲立即上門,邀請四人為華夏報社的編輯主管。

華夏週報漸漸由三頁增至九頁,價格亦成倍增長。

當時汝南郡人許劭兄弟月月主持月旦評,對當代人物或詩文字畫等進行品評、褒貶。無論是誰,一經品題,身價百倍,世俗流傳,以為美談。因而聞名遐邇,盛極一時。

然而趙雲的華夏週報一出,月旦評前來的人竟是寥寥可數。然而就是這寥寥幾人,還是拿著華夏週報,盜版的,與眾人大放厥詞。

許邵無奈,與趙雲建立線下關係,趙雲當即同意合作。

趙雲刻意大量出品抨擊袁術稱帝的文章,一時間袁術本就薄弱的群眾基礎就更加差了。

雖袁術數次於汝南禁報,卻是越禁越風靡。以致於袁術的民間形象空前敗落,比之當年董卓猶有不如。

趙雲憑華夏報業、造紙廠、木材廠賺得盆滿缽滿。

越兮於兗州得知此事,氣得蹊蹺生煙。

當即著人開辦大漢報業,在曹操支援下,倒也迅速開業。

可兗州為潁川世家所壟斷,既無荊州這般開放的文人風氣,也沒有禰衡這種舌燦蓮花的罵人高手。

不可否認,禰衡的文章學術性雖然並不強,但煽動性極大!對於報紙的銷量有著極大的推動力。

而鄭玄不僅學術性強,座下弟子數千,粉絲數十萬,可謂最強流量。

這些都是越兮不具備的,更不要說越兮一個理科生完全不懂其中傳媒的訣竅。

因而雖有曹操鼎力相助,大漢報業的影響力卻是遠遠不如華夏報業。

曹操一邊警惕著袁紹那邊的厲兵秣馬,一邊也重新開始考慮越兮提出的“先滅劉備,再決戰袁紹”的方案了。

時光一晃已至年底,馬雲祿等人尚在徐州落草,不斷詢問如何能與之匯合。

然而數千大軍,

目錄
神鵰:重塑楊過,女俠為我淪陷反派渣浪賤:黑化吧,聖母都重生了,誰還餓肚子啊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