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快進三國 > 第二百八十二章 求賢令

第二百八十二章 求賢令(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穿越隋末,系統降臨人在古代,隨身有座現代都市史上最強駙馬爺從門吏開始光宗耀祖皇帝女兒身,開局欺君犯上重生悍卒:開局官府發媳婦皇后的貼身侍衛嫌我功高震主,我黃袍加身你哭啥?一覺醒來我在龍椅上了四合院:跟大孝子斷親,娶婁曉娥三國:被義父背刺,我反手篡位從小縣令到主宰萬界寒門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遙官明末:懶漢的逆襲人生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

鄴城,趙雲喬裝進入一家酒館之中,同來的還有毛帥。

原本趙雲將他安排在柴桑,監看江東的一舉一動。可當他知道趙雲只帶十餘人潛入鄴城時,知道阻止不了,便死活要一起跟來。

墨家在鄴城也有據點,由他戴著新任鉅子,與這據點聯絡人接洽方才更加安全。

而這酒館正是他們約好的接頭地點,至於特戰隊人多眼雜,趙雲命他們分散到各處熟悉環境去了。

忽然,一旁的一名儒士高聲道:“近日丞相頒下《求賢令》,不知各位仁兄可有所知?”

另一名儒士義憤填膺道:“哼!這《求賢令》簡直荒天下之大謬!居然聲稱‘唯才是舉’,至於道德可棄置一旁,如此朝堂之上豈非盡是豺狼當道,小人橫行?!”

旁邊趕忙有人攔住他,道:“小心隔牆有耳!”

那儒士卻越發義憤填膺道:“哼!子曰:‘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曹丞相如此作為,置古來先賢於何地?!”

趙雲疑惑道:“他們這是在吵什麼呢?”

毛帥回道:“屬下正想向你稟報呢!這曹操在赤壁大敗後,回來就搞了這麼份《求賢令》,廣發各地。這是我命人抄錄下來的,你看看!”

趙雲接過毛帥遞來的絹布,只見上面書道:

“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曷嘗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賢也,曾不出閭巷,豈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

……

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

趙雲讀罷,不由感嘆曹操文采非凡,如此短煉的文字,卻事理完備。灑脫清俊,不加雕飾,說事言理明如自話。

但是由於過於簡明、洗練,曹操那唯才是舉、不顧私德的心思也是表露無疑。趙雲心中明白,這可能是曹操故意的!

正在他思慮之際,隔壁忽而又吵了起來。

只聽另一名儒士道:“兄臺此言差異。丞相在這《求賢令》中舉了《論語》中的例子。子曰:‘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意思是孟公綽有德無才,作為大貴族家臣頭頭是好的,作為小國的官員卻是不行。漢初陳平盜嫂受金,德行有虧。高祖皇帝依然重用之,並以此奪得帝位。”

旁邊一位儒士也附和道:“不錯!在下同鄉郭奉孝曾任丞相軍師祭酒,也曾頗得越雨孝將軍重用。他在私德方面多次遭到陳群的記名。可丞相卻英明果決,因重視祭酒才能而不予懲罰,並重賞記名有功的陳群。如此行斷,堪為雄主!”

二人一番言論,頗得周圍之人贊同,紛紛交口稱讚。

趙雲聽聞他們提到郭嘉,不由感嘆,當初郭嘉極力反對鐵索連舟,若不是越兮一意孤行,只怕團洲村一役,勝負難料呢!

“那個郭嘉現如今如何了?”趙雲知道赤壁一戰後,他已不受重用,不由起了收歸麾下之意。

毛帥回道:“據最新情報,郭嘉前幾日已經病死了!”

“病死了?”趙雲大為吃驚,歷史上的郭嘉直到公元207年才死,現在可才公元202年,整整差了五年呢!

“其實不是病死!是憂憤而死!”

“何意?”

“當初曹操和越兮執意要鐵索連舟,郭嘉屢勸不止。後來郭嘉提前返回鄴城,曹操大敗歸來,卻當著群臣的面哭訴道,‘若戲志才在,不使孤至此’。郭嘉聽罷此言,本就鬱鬱寡歡的他,氣得吐血三天,不久就病逝了!”

趙雲不覺搖了搖頭,這個曹操,若勝了便是一番英主做派,若敗了就非得找人背個鍋!

趙雲正思考間,之前那義憤填膺的儒士忽然猛地一拍桌子,指著其餘的儒生道:“簡直是混賬!聖賢之言,竟被爾等曲解至此!孟公綽有德無才,不堪大用。就可以反推有才無德,便可才堪大用嗎?你們只記得高祖任用盜嫂受金的陳平,卻為何不記得高祖皇帝是憑藉‘德治’、‘仁政’而奪取的天下呢?”

趙雲見這儒生反駁起來,字字珠璣,擲地有聲,駁得一眾儒生啞口無言,不由暗暗叫好,當即便起了結交之意。

毛帥恨恨道:“這個曹操,自己就是個有才無德之人,他想招的自然也是這有才無德之輩!什麼《招賢令》,我看是《招才令》!”

趙雲仔細看了看手中的《招賢令》,搖了搖頭道:“事情遠沒有這麼簡單!”

“什麼意

目錄
三生道之潛龍伏虎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