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天津城下(第1/2 頁)
布木布泰閉目坐在幽深的宮殿之中,大殿內燭火搖曳,光影在她臉上跳動,勾勒出深深的疲憊。
她的思緒飄回到往昔,那時八旗鐵騎金戈鐵馬,入關南下,如秋風掃落葉般,將大明江山攪得支離破碎,天下盡在滿清的鐵蹄之下。
可如今,形勢卻天翻地覆,清軍在明軍的凌厲攻勢下丟盔棄甲,節節敗退,曾經引以為傲的八旗精銳,竟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傳哀家旨意,即刻籌備遷都事宜,三日後啟程前往盛京!”
布木布泰猛地睜開眼睛,眸中閃過一絲決絕,儘管聲音虛弱,卻裹挾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嗻!”
索尼領命退下,腳步沉重。他心中清楚,這所謂的遷都,不過是一場狼狽的逃亡,曾經威風八面的大清,如今已如風中殘燭,輝煌不再,顏面掃地。
訊息一經傳出,京城頓時亂作一團。
天空中陰雲密佈,壓得人喘不過氣,彷彿也在為這座古都的命運哀傷。
大街小巷,百姓們神色慌張,匆忙奔走。
富戶們家中,奴僕們進進出出,忙著收拾金銀細軟,打算南遷躲避即將到來的兵禍,他們深知滿人狗急跳牆時的瘋狂,生怕成為被掠奪的物件;
普通百姓則拖家帶口,在街頭茫然四顧,不知何處才是安身之所,未來的路被恐懼和迷茫填滿。
而在明軍這邊,王克站在營帳之外,望著北方,神色冷峻,目光如炬。
寒風呼嘯,吹過他堅毅的臉龐,卻吹不散他眼中的堅定。
他深知,清軍雖已敗退,但根基仍在,若不乘勝追擊,一旦讓他們穩住陣腳,必將捲土重來,後患無窮。
“傳令各軍,加快行軍速度,務必在清軍重新組織防線之前,給予他們沉重打擊!”
王克的聲音低沉有力,在曠野中迴盪。
劉大能、王天各、張猛等將領迅速領命,各自率領部隊,如猛虎出山般,向著清軍逃竄的方向疾馳而去。
明軍士氣高昂,一路勢如破竹,所到之處,清軍望風而逃。他們的軍旗在風中烈烈作響,彷彿在宣告著勝利的到來。
在山東,鄭成功的水師成功登陸後,與當地的反清勢力會合,迅速向內陸推進。
鄭成功身披戰甲,屹立在軍陣前方,眼神堅毅。他的軍隊裝備精良,戰術靈活,清軍在他們面前節節敗退。
每一場戰鬥,鄭成功都親自指揮,鼓舞著士兵們計程車氣,“驅逐韃虜,恢復中華!”
的口號聲響徹戰場。
然而,他的老毛病又犯了,打下山東後,便一門心思經營地盤,穩紮穩打,生怕這到手的土地有失。
夔東軍在川陝邊境,憑藉著熟悉的地形和頑強的戰鬥意志,與清軍展開了激烈的山地戰。
山巒連綿,雲霧繚繞,夔東軍戰士們如鬼魅般穿梭其中,他們翻山越嶺,不斷襲擊清軍的補給線和據點。
清軍在這複雜的地形中暈頭轉向,防不勝防,常常在睡夢中就被突襲,損失慘重。
李定國從湖廣出發,一路向北,他的軍隊紀律嚴明,所到之處,秋毫無犯,深受百姓擁護。
百姓們簞食壺漿,紛紛加入他的隊伍,為他提供糧草和情報。
李定國利用清軍兵力分散的弱點,採用迂迴包抄的戰術,如同靈動的游龍,接連攻克清軍的重要城池,捷報頻傳。
四方明軍遙相呼應,清軍被打得暈頭轉向,顧此失彼。短短數日,明軍便收復了大片失地,兵鋒直指北京。
此時的北京,城門緊閉,厚重的城門彷彿也無法阻擋即將到來的危機。
城牆上的清軍士兵神色慌張,望著城外不知何時就會攻來的明軍,心中充滿了恐懼。
城內的官員們也亂作一團,爭吵聲此起彼伏,有的主張投降,以求保全性命;有的主張頑抗,妄圖挽回大清的顏面,可一切都只是徒勞。
布木布泰坐在皇宮內,聽著外面傳來的嘈雜聲,心中五味雜陳。
她想起了當年清軍入關時的意氣風發,馬蹄揚起的塵土彷彿還在眼前,沒想到如今卻落得如此下場。
曾經的輝煌如夢幻泡影,一去不復返。
“太皇太后,明軍不久就將兵臨城下,京城危在旦夕,您快隨老臣出城吧!”
索尼匆匆趕來,焦急地說道,聲音中帶著顫抖。
布木布泰緩緩起身,最後看了一眼這座曾經輝煌的宮殿,眼中滿是不捨和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