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三路大軍(第1/2 頁)
西路軍在擅長騎兵作戰的王天各統領下,一萬五千精騎於大同集結,馬蹄聲聲,氣勢非凡。
他們即將踏上征程,穿越那廣袤無垠、一眼望不到盡頭的蒙古草原,迂迴至盛京西側。
西路軍的優勢,在於其機動性堪稱一絕。
一旦踏入草原,他們便如疾風般掠過,駿馬嘶鳴,沙塵飛揚。憑藉這超凡的速度,他們能迅速繞到滿清後方,給敵人來個措手不及,精準切斷滿清的補給線和退路,使其陷入孤立無援的絕境。
王天各深知此次任務之艱鉅,責任之重大,重若千鈞。
他將自己關在營帳中,反覆研究那一幅幅地圖,地圖上的山川河流、關隘要道都被他爛熟於心。
他精心規劃行軍路線,每一處轉折、每一段路程都經過深思熟慮,力求避開滿清和蒙古部落的眼線,像隱匿在黑暗中的獵手,神不知鬼不覺地出現在敵人後方,給予致命一擊。
王克親自率領的中路軍,無疑是明軍的核心主力。
三萬大軍,陣容龐大,氣勢磅礴。
其中既有手持長槍、盾牌,訓練有素的精銳步兵,又有騎術精湛、靈活多變的騎兵,更配備了火力強大、威懾力十足的火器營。
中路軍從北京拔營而起,軍旗獵烈,直逼盛京。王克早已精心佈局,將火器營部署在最前方。
戰鬥打響之際,隨著一聲令下,火器營率先發動攻擊。
一門門火炮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炮彈如雨點般砸向滿清的防禦工事,火光沖天,硝煙瀰漫,瞬間對滿清的防禦工事展開了地毯式轟炸。
在這強大的火力之下,滿清的防線土崩瓦解,士兵們士氣低落,驚恐萬分。
緊接著,步兵們手持長槍、盾牌,步伐整齊,組成緊密的方陣,穩步向前推進,如同一座移動的堡壘,堅不可摧。
騎兵則在側翼嚴陣以待,他們目光如炬,緊緊盯著戰場局勢,一旦敵人防線出現破綻,便如猛虎下山般衝入敵陣,手中長刀揮舞,寒光閃爍,迅速擴大戰果,殺得敵人片甲不留。
為了確保補給線的暢通無阻,王克在關內精心設立了多個物資中轉站。
一時間,關內車水馬龍,熱鬧非凡。
大量民夫和車馬被徵調而來,他們不辭辛勞,日夜兼程,將糧草、兵器、箭矢等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往關外的前線。
同時,王克還安排了一支精銳部隊沿途護衛。
這支部隊紀律嚴明,警惕性極高,時刻留意著周圍的動靜,以防滿清小股部隊的偷襲。
這條補給線,承載著明軍的希望,是明軍的生命線,王克不敢有絲毫懈怠,每一個環節都親自過問,力求萬無一失。
在外交方面,王克同樣積極行動起來。他挑選了一批能言善辯、心思縝密的使者,派往各個蒙古部落。
使者們攜帶豐厚的禮物和王克的親筆書信,踏上了外交征程。
在信中,王克言辭懇切地向蒙古部落闡述了大明的和平誠意。
他承諾,只要蒙古部落在這場戰爭中保持中立,戰後大明定會給予豐厚的貿易優惠,開放邊境互市,讓雙方互通有無,共同繁榮。
對於那些與滿清關係密切的部落,使者們則曉以利害,言辭犀利地直言滿清敗局已定,繼續支援滿清,無疑是飛蛾撲火,只會引火燒身,讓自己的部落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出征的日子日益臨近,王克再次來到校場。
校場上,士兵們整齊列隊,鎧甲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長槍如林,軍旗飄揚。王克看著這些士兵,心中感慨萬千。
他們是大明的希望,是百姓的依靠,是守護天下的鋼鐵長城。
他登上高臺,身姿挺拔,聲音激昂:“將士們,我們即將踏上決勝之路!這一戰,將徹底終結滿清的殘暴統治,還天下以太平!為了大明的榮耀,為了百姓的安寧,讓我們奮勇向前,不留遺憾!”
士兵們聽後,群情激奮,齊聲高呼,回應震耳欲聾,士氣達到了。
他們的吶喊聲,彷彿要衝破雲霄,向世人宣告他們的決心和勇氣。
而在關外,滿清也察覺到了明軍的戰略意圖。
康熙與布木布泰神色凝重,緊急召集將領,商討應對之策。
他們深知,明軍來勢洶洶,如洶湧的潮水般難以抵擋。
為了抵禦明軍,他們必須利用關外複雜的地形,在險要之地設定多重防線,層層阻擊明軍。
同時,他們也加強了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