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科幻靈異 > [三國]女帝我來當 > 分卷閱讀247

分卷閱讀247(第1/2 頁)

目錄
最新科幻靈異小說: 我在末日打造基地直播美食爆火,我饞哭全星際!我的電子老婆,怎麼成末日女王了?末世重生女主她內力深厚無終倦意美食:街邊小炒,饞哭星際大廚殺神之虐殺原形撩倒五個獸夫後,惡毒雌性死遁了與末世互通,我富可敵國父基文明我在末世求生卻做了遊戲策劃末世天災:重生後我要換種活法盜墓:我在盜筆扮妖精冰封伊甸園:植物獵殺時間全身癱瘓的我在末世重獲新生廣濟輪天災末世我在人間享樂偷生邪命齋:我用晶片異能重啟命運中國大案:悍匪殺瘋了,虎嘯龍吟重生在平行世界末世前

限於當時的現實狀況,包括材料、工具以及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

但實際上,標點符號從一開始就是存在的,不能說標點符號這種東西是未來才被髮明出來。

在秦漢時期,人們會運用一些圓點、曲線、折線等等來作為斷句的標點符號,這種做法自古以來就有。

然而,其使用並不規範和統一,不同的文獻和作者可能會有不同的斷句方式。

之所以在一些書法作品中看不到標點符號,那是因為書法作品往往追求藝術上的美觀,為了達到整體的美感效果,便直接捨棄了標點符號。

實際上,在諸多交流信件的往來中,如果沒有東西來進行斷句,那麼根本就無法確切知曉對方所要表達的意思。

只因為沒有標點符號這一輔助斷句的事物,常常會產生理解上的歧義。

所以在這個時代,倘若書籍當中有標點符號來進行斷句,也就是這個時代所稱之為的句讀。

這並非稀奇之事,因為這一事物原本就存在。

但是,眾人在通訊交流之間雖說可以自行斷句,但卻無人膽敢在各類儒家典籍中標註句讀。

這主要是因為,受限於科學技術的緣故,秦漢傳承下來的典籍,實際上基本上都屬於家學,也就是眾人透過口口相傳、背誦的方式傳承下來。

這就導致不同的家學,所傳承的內容實際上並不完全相同,所以這也致使眾人的斷句方式各異。

再加上還有異體字、通假字等等情況,所以不同家學所傳授的典籍內容,其意思或許都教導得不太一致,斷句就更不可能相同了。

這也是後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為何會有眾多版本的原因所在。

只因為這等事宜,他們自己爭吵了數千年都未能得出一個確切的結果。

但其實這件事情,如果僅僅侷限於這些儒家典籍當中內部作為研學的態度來進行爭論,那也就罷了。

然而後來不知怎麼發展的,標點符號這一事物雖然一直存在,但後來又形成了用“之乎者也”等一些語氣虛詞來斷句的傳統。

所以孩童想要學習,不論是學習經史典籍,還是學習基本的知識認知,從一開始就必須跟隨啟蒙老師來進行斷句。

因為書本上是看不到標點符號的,只能跟隨老師學習,才能夠搞清楚這本書到底是如何斷句的。

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這直接致使學習知識的成本大幅度提升,簡直形成了一個極高深的門檻。

間接導致了對知識的壟斷。

而後這群文人還熱衷於通假字、避諱、代指、隱喻等手法。

如果沒有一個啟蒙的老師來教導學生將這些內容看懂,普通人根本就無法進入文人的圈子。

而後來有個十全老人,搞了個四庫全書,裡面竟然一句標點都沒有。

實際上在帶清時期,民間的書籍是有標點的,但是官方極為排斥,這種做法簡直就是一種倒退。

所以楊秋在昭國的諸多書籍上啟用了標點符號,並且大量應用。

這件事情其實雖然與漢廷的情況有所不同,但倒也不算是開創先河,因為這一事物眾人都曾經使用過。

但倘若將其用在儒家典籍之上,這才會變成一件大事。

因為眾人的版本各不相同,就如同今古文經之爭一般,會吵得不可開交、翻天覆地。

所以對於儒家典籍,至少從外面的書坊能夠買到的書籍當中,其實並沒有儒家典籍售賣,因為楊秋也擔心惹出麻煩。

她若是直接印了一大堆儒家典籍,並且還搞出一個官方版本的斷句,恐怕漢廷那邊的大儒要鬧得沸反盈天。

甚至為了自家的道統,直接跑到昭國這邊來與她當面對峙。

嚴重一些的話,人家或許會以死殉道。

此般情形可能是為了自家的道統,也可能是為了自身的利益,因為這種做法直接斷絕了知識的壟斷。

這種利益之爭有時無異於一場大地震。

而這裡的人真的有可能做出這樣的事情。

所以楊秋根本就沒有去搞這件會引發巨大爭論的事宜,但荀攸之所以會發現,自然是因為他這個人常常能夠以小見大、以點看面。

在書坊之中,他發現其他的書籍都有句讀,並且運用了大量的標點符號,所以他便想瞧瞧儒家的典籍是否應用了句讀。

然而書坊當中根本就不出售這些儒家典籍,這令荀攸覺得十分奇怪。

目錄
【重生】大魔王的嬌氣包開局被汙衊老子上去就是一拳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