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0(第1/2 頁)
,師傅甚至預測到了前來支援的人,會是一個叫做曹操的人。
於是波才率人悄悄打聽,等到確定昨天晚上前來支援的人是朝廷是騎都尉曹操之後,波才大感震驚。
他這一刻是真的確定,師傅道行高深,竟然將他遭遇的未來全部都料到了。
所以,要按照師傅的指示,帶著漢軍撤退到大山裡面嗎?
好不容易取得這麼大的戰果,難道要因為一場失敗就放棄?
這豈不是主動認輸。
可是張角在信件裡面已經詳細說到,若是正面對戰打不贏,這說明黃巾軍的實力暫時弱於漢軍。
如果堅持正面對抗下去,黃巾軍早晚都會敗亡,所以張角在冀州那邊也會帶著黃巾軍撤退到大山裡面。
他要求波才現在一定要以大局為重,儲存黃巾軍的有生力量。
心情頹喪的波才來到了郭泰的面前。
“若黃巾軍就這樣撤退,即使我們都活下來了,可是我們推翻朝廷的希望就再也沒有了,這以後豈不是苟延殘喘?”
能說出這句話,說明波才已經認識到繼續對抗下去希望不大。
郭泰終於放心露出了一個笑容,他知道有機會勸說成功眼前的人了。
將師傅之前囑咐好的話語重新細想一遍,郭泰主動開口了。
“波渠帥,我知道大家都著急,可是師傅想讓我問你一個問題,當年漢高祖要了多少年平定天下,光武帝又花了多少年?”
此言一出,波才不過細細一思量,整個人就瞬間驚起了一層冷汗。
他也是寒門出身,讀過書的人,所以對於漢朝的歷史當然很清楚。
而師傅這一問題,不過是簡單計算了一下,他就知道了他們黃巾軍的問題所在。
太急切了。
“當年漢高祖花了七年平定天下,而光武帝花了十四多年,我明白了,師傅是想讓我們不要著急!”
郭泰笑著點頭。
“師傅臨行前,曾親自叮囑於我,務必要將此言轉達於你,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我等黃巾軍,最寶貴之力,非在於眼前所佔之城池,而在於那萬千庶民,他們願隨吾等共赴湯火,對抗大漢天下。
若一味強行與漢軍對抗,致使我等兵馬死傷慘重,到那時,黃巾軍或將徹底敗亡,我等所懷抱的希望,亦將付諸東流,再無復燃可能。”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波才喃喃的念著這幾個字,只覺得越看越有道理。
沒錯,人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
一時的慘敗根本不算什麼,當年高祖還多次慘敗於項羽之下。
可最後還不是高祖奪取了天下。
勝敗乃兵家常事,強求反而不美。
只是為何要撤退在深山裡面,波才不解地問了起來。
“我等十萬之眾,置身深山,既需覓得棲身之所,又需籌措口糧以維生計。
師傅何故引領眾人,陷入如此困頓不利之境?暫且無力與漢軍爭鋒,自當退守以圖後計。
我實在不解,為何非要進山艱難討生活,而不願暫避鋒芒,以待時機?”
這個問題也在張角的意料之中,郭泰將張角的答案說了出來。
“沒錯,我等確實可退守,然而,若漢軍隊伍集結,皇甫嵩、曹操與朱儁等數萬人聯合,屆時將是他們圍困我等。
我等若再次死傷一批,復又退守,再遭圍困,最終豈非死傷殆盡,陷入絕境?”
這話瞬間讓波才臉色肅然了起來,一步退步步退,這確實是取死之道。
“可若是躲在大山裡面,何時進攻?”
這一下子,郭泰笑了。
“波渠帥知道朝堂宦官和黨人的鬥爭嗎?”
這還有誰不知道?宦官和黨人的爭鬥,那簡直是天下聞名
“我當然知道此事,可是和我們有什麼關係?”
“波渠帥,我們黃巾軍實力弱小,不可和漢軍正面對抗,可若是漢軍他們自己內部出問題呢?那時候就是我等黃巾軍強攻的時機。
當然,我們不能等到他們自己內部出問題,而是要製造問題,讓他們內部混亂起來。
總不能讓宦官和黨人團結在一起,擊殺我們黃巾軍吧,他們雙方之間仇恨深重,何不設法再度挑起內鬥,使其自相殘殺?”
這個建議讓波才兩眼放光,確實,團結的漢軍是不好戰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