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8(第2/2 頁)
這種政策長達五年。
五年之內開墾的荒田都能歸其名下所有,所以在開荒這件事情上,所有人都是公平的。
對於富農來說,他們當然有餘力儘快去開墾荒田。
而對於中農和下農來說,開墾荒田自然是沒有餘力的,所以楊秋給中農和下農分別授田。
下農授田三十畝,中農授田二十畝,但這種田地在戶主死亡之後要歸還給官府,不可以進行轉賣。
且這種受田每年要交三成田租。
而下農的標準是一戶田地在五十畝以下,中農的標準是五十畝到一百畝之間。
所以他們雖然有田了,但田地不能轉賣,依然歸官府所有。
換言之,就是楊家軍把田暫時租給農戶們種植,只是這種租賃期限直到戶主死亡,且田租要達到三成。
不過對於那些下農、中農來說,這也是一個非常有利的仁政了。
因為分了田就可以今年種地,三成田租其實並不算多。
所以這群人只要今年能豐收,明年開始他們就有能力去開墾荒田。
畢竟已經明說了這些田地以後要收歸官府所有,所以開荒的積極性自然會被提高。
而富農的標準是每戶一百畝以上,他們雖然沒有被授田,但是有足夠的餘力來進行開荒。
所以倒是勉強能讓上下滿意,並沒有鬧出太多爭端。
至於以後的麻田、桑田分配,這些細節還要繼續完善。
但是楊家軍目前還不需要分得這麼細,首先是要把積極性調出來開墾荒地,再就是讓底層的農戶們暫且有田地可以耕種。
而對於剛剛到達的黃巾軍來說,這群人連下農都算不上,所以楊秋和鄧容又搞了一個新的措施。
那就是先給每戶分二十畝永業田,這就是死後都不收回的恆定資產,直接分地。
至於租稅,自然是和普通農戶一樣,田租兩成。
而如果想開荒的話,跟前面人的措施一樣,享受同等的優惠。
不過這群人現在自然沒有精力開荒,夏季還可以趕緊種植黍這種糧食。所以黃巾軍分田之後就開始分配種子種地。
而於這些人居住的房屋,暫時都還很粗糙,都搭著普通的茅草屋。
所以這群人是一邊種地,一邊開始修建房屋。
雁門郡這邊,每個縣現在都修建了一個工坊在燒磚,所以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