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7(第2/2 頁)
合作對手,太實在了
而且楊秋的態度還非常好,唐枸帶領著大批物品離開的時候,楊秋還親自將人送出了幾里遠,主打的就是一個熱情好客。
當然,除了合作坑董卓,楊秋不可能白白送給對方糧食等物品。
所以她這邊又獲得了諸多的牛羊馬匹
一旁的鄧容看著唐枸帶領著的一群人已經徹底遠去,她忍不住問出了心中的疑問。
“將軍,雖然按照你說的,紅薯這種東西不易儲存,不如多種植小麥和粟等。
但對於飢餓的人來說,吃紅薯怎麼都比啃樹皮和泥土要好,至少讓人不至於餓死,這真的不是在幫助他們嗎?
而且羌人保密能力很低,恐怕紅薯的特性會會傳播到天下各地。”
看來鄧容很擔憂這件事情,楊秋笑著問了這樣一件事兒。
“盛嘉,我希望敵人的實力不要太過強大起來,但不是希望他們全都餓死。
等我們以後有能力打下西邊的土地,又或者有能力東進中原,結果這些地方的人卻因為戰爭飢寒死了一大半。
到時候我們只能獲得一片荒蕪的土地,有再多的高產糧食種子,建立再多的工坊,可是連人都不夠,到時候還談什麼進步?
雖然其他地方的土地暫時不由我們楊家軍管控,但若是紅薯這種應急的糧食真能傳播出去,其實是好事兒。
我可不希望未來我們打下新的土地之後,到處變得十室九空。”
至少在這個只有幾千萬人口的時代,楊秋暫時還真的不用擔憂人口大爆炸,現在反而是人才極其匱乏。
而人才是要在基數大的環境當中才能挑選出來。
人少了,哪怕你有先進的技術,但什麼東西也發展不出來。
“將軍仁慈,是我狹隘了。”
有時候做什麼事情都只從勝利的得失來考慮,那是沒有意義的。
比如說有人打仗,正面戰場上的對決屬於正常的方式,但有些人就會用歪門邪道,比如說瘟疫。
而用瘟疫這種手段,其實在古代的戰場上挺多的,但楊秋是絕對不會考慮這種方法的。
人要有自己的底線。
只是,不是所有人都跟楊秋有同樣的想法。
尤其是面對幷州這個完全沒辦法插手的地方,有著高山大河的阻擋,這讓漢軍很是焦急。
甚至現在連天子劉宏都暫時放棄了派人去討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