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科幻靈異 > [三國]女帝我來當 > 分卷閱讀145

分卷閱讀145(第1/2 頁)

目錄
最新科幻靈異小說: 我在末日打造基地直播美食爆火,我饞哭全星際!我的電子老婆,怎麼成末日女王了?末世重生女主她內力深厚無終倦意美食:街邊小炒,饞哭星際大廚殺神之虐殺原形撩倒五個獸夫後,惡毒雌性死遁了與末世互通,我富可敵國父基文明我在末世求生卻做了遊戲策劃末世天災:重生後我要換種活法盜墓:我在盜筆扮妖精冰封伊甸園:植物獵殺時間全身癱瘓的我在末世重獲新生廣濟輪天災末世我在人間享樂偷生邪命齋:我用晶片異能重啟命運中國大案:悍匪殺瘋了,虎嘯龍吟重生在平行世界末世前

又是多少?我們人類能否去往月球?研究此等東西其實亦有必要。”

這些事情,荀彧小時候大概疑惑過,可是後來就覺得這些事情不值得探究了,好像變得毫不重要。

但眼下這位女將軍卻說,這些事情非常重要。

“將軍所走之道是我未曾想過之道,只是是否會有些異想天開?我們人類真能去往月亮?”

“僅憑我們自身之力,自然難以企及,然而我們可以藉助工匠之智。如今我們已能借牛車之力,以載貨物快速前行,日後必然有更精妙之工具,可使行進之速更勝往昔。

君是否知曉,術士煉丹之時,偶有炸爐之變故?若能深究此現象,借火焰爆發之巨力,推一物直上雲霄,又何愁不能抵達月宮呢?

正如荀子也曾言,‘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君亦曾目睹我們此處眾多利用水力所制工具,如水碾、水轉大紡車等。

若能進一步巧用水力,製作出更為迅捷的工具,則抵達月宮之事,豈非指日可待?”

這道理荀彧這幾天也明白了,利用百工之力,許多事情能夠事半功倍。

只是楊將軍更強調一點,那就是弄清楚具體的緣由,而不僅僅只是經驗總結,工匠技術熟練。

“將軍所言令我豁然開朗,只是,將軍好像還沒有回答吾最初的問題?”

荀彧此言一出,楊秋頓感尷尬,倒是把話扯遠了不是,都忘了回答正經問題了。

確實,利用百工之力,古人又不是不知道,只是他們好像不太習慣更進一步的研究具體原因,又或者不重視。

所以工匠的技術傳承只能變成私人家族傳承,農學的研究只能變成小部分範圍的傳播,而不是大肆培養這方面的人才,徹底變成技術革新。

“其實此問題我方才已作答。我重視農學與工匠,故雖免除了其他苛捐雜稅,僅留田租,但實際上吾收得田租卻比以前官府收得更多,皆因總產量提高之故。

因此,有時欲使民富國強,僅著眼於吏治清明是無用的,還需解決最根本的問題。如何提高糧食產量?如何讓土地擁有肥力?

如何馴化出抗寒抗旱糧食種子?再如,如何提高鍊鐵技術,使農具更加鋒利?此皆是促使民富國強。”

“當然,若楊家軍僅依賴這些田租,自然不夠。目前楊家軍自己在開採鹽礦,設有工坊鍊鐵,此外還有其他各種工坊,皆在促進工匠之力便利生活。

而吃飽穿暖的百姓們一旦有餘錢,自然會購買各種工具,此乃良性迴圈。”

“世間財富之道,許多人都說要開源節流。節流之方法固然簡單,然而要如何開源,實際上方法多種多樣。

吾輩之人,自然要想出更多方法來開源,而非在僅有糧食產量下研究如何讓眾人吃飽,那根本無法實現,飢餓必然導致混亂!”

簡而言之,那就是提高生產力,只是這麼直白的說出來,兩個人會溝通不良,所以楊秋只能用各種例子來舉例。

荀彧聽完默然無言許久,他再一次問了一個問題。

“吾在此間數日,聞將軍有神秘師承,故將軍所言此等學識,莫非皆出自將軍之師傳授?”荀彧試探著問道。

那自然也只能有這一個答案了,楊秋笑著點頭,並且又說了一些話來震撼眼前人的世界觀。

“其實吾師還曾言,於大海之彼岸,尚有廣袤的土地,居有其他膚色、文字皆異的人類。

而我們所居之地,實為一巨大的球體,若一直沿同一方向行進,終將回歸原點。

“而若一直向南行,彼處並無四季之分,終年炎熱如夏,彼處亦有諸多國家,此等事宜,荀郎君或已知之。”

漢朝與周邊國家素有交流,故對周邊情況,士子們皆略有所知。

只是楊秋說的距離要再遠一點。

“若再向南行,跨越浩瀚的海域,便可抵達更南的土地。而彼處之季節,與我們正好相反。

當我們處夏季之時,他們可能正是冬季。而兩邊季節相反的緣由,又與我們所居之地球如何繞太陽轉動息息相關。”

“至於南北季節差異,乃因與太陽距離不同所致,此等皆可作為一門單獨的學問研究學習。

“而天空中的雲層,為何會變成雨水降落?風為何會刮到這邊來?為何有些地方降雨量多一些,有些地方降雨量少一些?

又為何有些地方有鹽礦,有些地方沒有?此

目錄
大國科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