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靈氣消失(第1/2 頁)
距離陶城越來越近,李七夜的眉頭,越皺越緊。高興而又緊張的心情,也逐漸被焦急代替。
一路上遇到了很多說陶城土話的人。其中一些人,神智不清楚,需要同行人扶持引導,還有一些人的手臂被拴住,在離開陶城後不久,這些人就變成了渾渾噩噩的狀態。
其他正常的人,言之鑿鑿,離開陶城轄地之前,大家都好好地。
“他們在離開陶城之前,肯定被施用了邪術,這種邪術,可以控制人的神魂,看來陶城已經淪陷了。但這些百姓,還能正常離開陶城,至少說明,陶城的官方,名義上還在運作。”
李七夜暗暗想道。
他原本不喜歡揣摩江湖險惡,但此時他人在江湖,只能身不由己。
撰寫斬妖錄,推衍事情的來龍去脈,是李七夜日常做的是最多的事情,這種長年累月養成的習慣,此時幫了李七夜大忙。
各種線索彙集在一起,他幾乎沒用費多少力氣,就猜出了大概。
陶城發生這種事,肯定瞞不過朝廷,更瞞不過輔國公。陶城何時出現這種情況,李七夜不能確定,但他能肯定,自從辛浙入獄時,陶城已經不是過去的陶城了。
因為需要很長時間的積澱,才能出現如今這種很難收拾的局面。
如果朝廷再不出手,陶城百姓的心就死了,官府在百姓心中的威望,也就會隨之崩塌。這才是最可怕的。
“在這種情況下,朝廷派我回鄉省親,就顯得意味深長了。”
李七夜在最後這個問題上,糾結了好久。他只是懷疑,但不敢確認。畢竟他這次回家,朝廷給他的命令,只是省親。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陳慕周意味深長的話,在李七夜耳邊響起,尤其是這個時候回味,更覺得意味深長。
他更加篤定,這次朝廷派他回來,肯定另有重任,但所有的一切,都只是猜測,輔國公秦沛沒有給他明示,陳慕周也沒有。
我該怎麼辦?
前面的行人,忽然發生了騷動。
一個頭發花白的老人,衝出人群,抱住路邊一根枯樹,用力狂啃。那棵樹早已死去很久,樹皮也被剝落,露出光滑堅硬的樹幹。
那個老人啃得樹幹咔咔作響,嘴角上鮮血淋漓,還不肯鬆手,同伴用力拉他,老人不住掙扎,“好吃,好吃!不要拉我!”
枯瘦的老人,爆發出驚人的力量。身材健壯的同伴,被他隨手推倒,哎呦哎呦不停叫痛。
“這位老者,神智已經錯亂。大家離他遠些。”李七夜大聲說道。
三藏書上,曾經對神智的作用,有過詳細的描述。人所有行動,都要依靠神智控制,會將有限精力,做合理分派。
而人神智糊塗之後,便失去了對身體的控制,有限的精力,會向某個方面傾斜。如果傾斜到四肢上,就會表現出驚人的力氣。
面前這老者,很符合這一點。
“要是不理他,他就會死了,快七十歲的老人家,本該樂享天年,決不能讓他客死他鄉。”一名同行的中年人,目光堅毅的說道。
“你能看出他神智錯亂,肯定知道如何醫治。”又有人大聲說道。
“就是,就是,大家都是逃亡在外的陶城人,更應該相互照顧。”又有人大聲附和。
李七夜也使用陶城土話回應,“大家都是陶城人,更應該精誠團結,這固然沒錯,但如今這位老丈,神智混亂,氣息不續,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他送回陶城,讓他老死故鄉。”
“送回陶城?陶城我們已經回不去了。就算能回去,也不可能老死,而是不知何時,稀裡糊塗就死了。”
“就是,就是,我們離開陶城時,都喝了故鄉水,這輩子都回不去了。”一個胖子大聲說道,離開陶城之後,他就不停減重,現在穿的衣服,肉眼可見的肥大。
而且因為快速減重,他身上的面板鬆弛,層層的堆疊在身上,看起來觸目驚心,若是不知底細,極容易被當成妖族。
故鄉水?
那又是什麼東西?想來應該是跟離別有關係。何時陶城有了這樣的風俗?
李七夜皺眉。
作為讀書人,日常的風俗禮儀,都會了解掌握,並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會嚴加遵守。正是因為讀書人禮數眾多,在世人眼中,就顯得很怪。
當年李七夜離開陶城,赴京趕考,雖然家裡貧窮,前來送行的人並不多,但送別禮還是一樣不缺。在他印象中,從來不知道故鄉水是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