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詭 第125節(第3/4 頁)
是跪在那,身板筆直,知道他失態,卻沒反應。
&esp;&esp;周大人的冷汗滴落下顎,但他沒有跪下,而是木然道:“父親,我知道您素來看不上我,但我自問這些年循規蹈矩,從未僭越,任何差事也總能做好,為何,您要如此看不上我?”
&esp;&esp;“我是您的兒子,不是您的囚犯。”
&esp;&esp;“奚公殺子,是其子孽障,我呢?我犯了天條嗎?”
&esp;&esp;周太公:“所以我當年白問了?”
&esp;&esp;周大人一怔。
&esp;&esp;周太公語氣帶著幾分可笑,“奚為臣問他兒子,我問你,你以為都是為了情情愛愛?你知道涼王一脈當年有多少軍部附屬,有多少忠誠下屬?處理不好就是軍部大亂,舉國難安,救郡主只是因為我們這些長輩看不過去的一點私情?韓柏,鄭國公,吳侍郎等等這些名將曾經都出自涼軍舊部,滅殺涼王一族那會,先帝也怕動搖軍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出手,給我們反應的時間都沒有,最後我們只能善後,你以為郡主不知道自己身死容易,卻無人能替涼王一脈去安撫舊部?”
&esp;&esp;周大人有些呆滯,這些是他當年不曾知道的隱秘。
&esp;&esp;原來重情之下,其實也有這些冷冰冰的考量。
&esp;&esp;“帝國大事,有些浮於表面的是殺,在殺之下的是不殺。”
&esp;&esp;“當年,亂世逐鹿,哪有邊疆,哪有桁朝,各地封王者不計其數,百姓如豬狗,被各地奴役,到處都是另一個滇邊,太祖應劫而生,率領我們逐鹿天下,用了十年定鼎中原,那時,最早追逐他的人既是涼王,後來是我跟奚為臣,我們兩個是各自帶著北地跟中原清流世家的名望投奔,算是從龍擁戴,只有涼王從始至終就是跟著太祖為結束亂世而征伐浴血,始終未曾背離。”
&esp;&esp;“太祖何等人物啊,風采卓絕,應天之龍,卻也在內外不休的爭鬥中傷了本體,建國後硬撐著穩定大局,最後天命不永。”
&esp;&esp;“那會先帝天賦能力不顯,我們又與他同輩,卻都名震天下,他的心志恐怕在那會就生了不甘跟好強,嫉惡內藏,一開始我等也未能看出什麼,只覺得他雖平庸,但好歹能扶持,三人約定絕不背叛,但,涼王自知他的處境最為尷尬——大軍在握,威望僅次於先帝,家族子嗣繁茂,人才輩出,而那會言氏王族其實已見青黃不接,太祖只有先帝獨子,先帝雖有几子,但太子卿並不算龍象大氣魄之人,不似太祖三分,所以涼王一脈是否忠誠,反不反的無所謂,重要的是他有反的能力,此乃大忌。”
&esp;&esp;“所以涼王主動退了,退兵符,也不讓子嗣從權,自發留守涼山以做山翁,待邊疆需要再出山征伐。”
&esp;&esp;“但,人心難料。”
&esp;&esp;周大人知道自己父親不說,結局也很顯然。
&esp;&esp;待能談壓先帝的太祖隕落,先帝就藏不住內在的昏聵跟歹毒,疑神疑鬼,不惜永絕後患。
&esp;&esp;估計當時身邊就已經有羥族埋伏在旁的細作,寵臣之中本就有佞人,太子卿登基後一一清理,已得真相。
&esp;&esp;可,於事無補。
&esp;&esp;“邊疆之頹,也是自涼王死後,先帝不斷置換名將,重用寵臣,軍心動亂,一潰千里。”
&esp;&esp;“滇邊之難啊,浮屍百里,我兒,你可知當年到底死了多少人?”
&esp;&esp;“所以,明明涼王已經讓了一步,郡主卻不得不顧忌當年的局勢,忍痛以一族之死,為帝國安穩又讓了一步。”
&esp;&esp;“現在,你還以為長公主嫁給你,只是因為琵琶別抱,愛得不得,辱你尊嚴?你以為自己很重要嗎?”
&esp;&esp;周大人不敢以自己去比肩微生、言跟奚氏三族的糾纏跟恩怨,那是大禍,他也不想招惹,但他也認清另一件事。
&esp;&esp;“父親,但您不能否認她代表著王族對我們周氏的覬覦。”
&esp;&esp;“您,寧可厚待明明有皇族血脈而將來大有可能會危害我周氏的孫女,悉心教導她,卻從未正眼看我,也不曾看過我的兒子,為何?”
&esp;&es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