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第1/2 頁)
</dt>
&esp;&esp;他對於細節的把握十分到位,帶隊拍攝的三分鐘短片《塵世》更是以其獨到的觀察力和對事物的審美能力,將塵世間的人情冷暖透過顏色冷暖烘托了出來,一經發布立即引得業內讚歎,奪下了當年全國攝影大賽的桂冠,從此一舉成名。
&esp;&esp;很多人評論他的攝影,說那其中蘊含著獨特的生命力,蝴蝶振動翅膀的瞬間被拍下,卻又能夠在照片中延續它飛行的力道感,葉蒲的攝影像是帶著魔法,讓人情不自禁的感慨。
&esp;&esp;他拍過很多的東西,人、花草、鳥獸、街景等等,以及母親的遺照。
&esp;&esp;那天,住院的母親心有所感,起來將自己收拾了一番,理了理乾枯的頭髮,將病號服用日常的服裝遮蓋住,拉著前來看望的葉蒲的手溫柔的問道能不能給媽媽拍一張照。
&esp;&esp;葉蒲聽話的舉起了相機,將母親的微笑留在了相機中,這天過後,母親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到最後逝世的訊息傳來,葬禮舉行時,黑白色的屋子中間放著的便是母親請求葉蒲拍的照片。
&esp;&esp;母親很溫柔,照片中的模樣也很溫柔,遮蓋住了疾病帶來的鬱氣,她便以最平凡的姿態出現在了鏡頭中。
&esp;&esp;至親之人的離去,好像也帶走了葉蒲相機中那獨特的生命力。
&esp;&esp;此後的每一天,葉蒲依舊是在攝影的路上,拍出來的東西同樣被人讚賞,只有葉蒲本人知道,那些照片就好像是從立體生動的變成了無比扁平凡庸的一種,讓人看了味同嚼蠟,毫無欣賞的價值。
&esp;&esp;他麻木的憑藉多年以來積累的攝影經驗過日子,給明星拍寫真、給品牌拍廣告,給歌曲拍攝v,僅憑技術就能讓所有人滿意,而那份強烈到驅使他攝影的情感正一點一點的冷卻,他認為零分的照片在他人眼中卻是給出了滿分的好評,葉蒲甚至想過,啊,不如就這樣吧。
&esp;&esp;一張張照片、一段段的影像,葉蒲僅僅是看了一眼便移開視線,他抑制著自己想嘔的衝動,將這些失敗的作品偽裝成完美的代表作釋出。
&esp;&esp;他逐漸的遺忘了拿起相機的初衷,畢竟現如今他功成名就、是業內美譽加身的知名攝影師,他的名字變成了高質量的代表,沒有人看出來他對攝影的逐漸厭惡,也沒有人在乎他那些照片裡面究竟缺少了什麼。
&esp;&esp;不如就這樣吧。葉蒲想著,他已經什麼都不缺了。
&esp;&esp;他很年輕,很有名氣,他很成功。
&esp;&esp;但他又會在看完同行分享的v後莫名的升起憤怒。
&esp;&esp;v中的每一幕、每個轉場、每次的遞進,他甚至能感受到鏡頭後的人帶著何種的認真去構思這個場景,然後將自己的期許和熱烈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其變得富有感染力,生機勃勃。
&esp;&esp;這些都好像是在對他無情的嘲笑,那被他塵封的、不願再見到的、曾經的悸動在別人的作品中出現了,同行在為這支v的製作感慨,葉蒲沒有回覆,只是將其一遍又一遍的看了過去。
&esp;&esp;他去查了這支v的策劃,沒想到卻看到了一個意外的名字:諾思·丹尼斯。
&esp;&esp;——諾思·丹尼斯,同樣是v的主演之一、以及這首歌的作曲兼主唱。
&esp;&esp;上流人家的孩子學過攝影倒不奇怪,葉蒲翻來翻去,卻沒在「策劃」一欄再看到另一個名字。
&esp;&esp;也就是說這支v是諾思·丹尼斯獨自一人構思的,其他人只不過是輔助拍攝罷了。
&esp;&esp;葉蒲又去看了v的幕後採訪影片,在諾思·丹尼斯將創作過程歸功於靈感爆發時,葉蒲關掉了影片。
&esp;&esp;《to the e》這首歌的v中最成功的無過於它的場景對於歌詞的修飾,朝聖的氣息從畫面中流露,轉場配合角色轉換處處都十分順滑,每一幀單獨拿出來,其構圖都能被誇上好幾頁。
&esp;&esp;哪怕是單看畫面,它所想表達的意思也能和歌詞完美契合,“神”與“人”的感念無比融洽,情緒的流露更是自然,輕而易舉的引起觀眾的代入感。
&esp;&esp;特別是最後一幕,神性轉化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