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施以王化,方是大國所為(祝各位書友新年發大財!)(第1/2 頁)
“燕王所言大謬!吐蕃何其廣大,真若是一路殺過去,所耗費的人力物力將不計其數,縱使以今天我朝的富庶也會不堪重負。”
長孫無忌想的不是該不該殺,而是覺得這麼殺根本不現實。
吐蕃這麼大,你得投入多少兵力去殺?
若是對方遷徙逃避,那豈不是更難實行?
茫茫高原,孤軍深入。
如今吐蕃就算是損失慘重,但是再拉出十萬大軍也不是難事。
別人主場作戰,未必就能順利實施計劃。
趙崢這個方法太扯淡了!
“不殺,就是養虎為患,這些蠻夷弱則卑伏,強則寇盜,還不如徹底殺光以絕後患!”
魏徵瞪著眼睛開始給趙崢掉書袋,引經據典的駁斥趙崢,直接把他比做商紂夏桀在世!
還直接表示,若是李世民聽了趙崢的話這麼幹了,那他肯定要遺臭萬年了。
屠夫的帽子是註定摘不掉的。
還表示,你燕王已經有屠夫的名聲了,就別來把陛下拉下水了。
趙崢憋的難受,又不知道怎麼反駁。
趙崢看著這個老頭,真想邦邦給他兩拳。
但是魏徵病重明年就要死了,現在都不上常朝了,難得有大事,李世民才會讓人把他抬到兩儀殿。
趙崢雖然氣他罵自己,但是也拿他沒辦法,自己真給他兩拳把他打死了,那才是真的要遺臭萬年了。
史書會記載:“十六年秋十月,燕王與侍中魏徵爭於兩儀殿,燕王語拙,因言惡魏徵,上前毆其三拳,魏徵年邁且病,卒於當場,朝野為之震動……”
趙崢確實不知道怎麼反駁魏徵,他的名聲在大燕,在草原那是真能止小兒夜啼的!
就連大唐人都覺得趙崢殺戮過甚了,背地裡都稱他為人屠大王。
倭奴國數百萬人,如今被折騰的都快滅種了。
薛延陀巔峰時期勝兵20萬,現在呢?哪裡還有薛延陀?
鐵勒九部,薛延陀已經除名了!
還有靺鞨、室韋五部、現在早就不復存在了。
就連李麗質都多次勸過趙崢不要殺戮太過,死後名聲會很差的。
趙崢自然是不在乎的,他的道德底線比大唐人要低太多了。
但是他不在乎,不代表李世民不在乎,不代表大唐的群臣不在乎。
如果有可能,李世民還是更願意做吐蕃的太陽,而不是屠夫。
馬周是很習慣了趙崢的做事風格的,知道趙崢的性格,那是真的敢這麼幹的。
“大王這個還是別提了,一來耗費巨大,二來確實容易為人詬病。”
高士廉雖年邁,但是說話還是蠻洪亮的:“燕王此舉確實不妥!吐蕃人口三百餘萬,全殺光實在過於驚世駭俗!陛下曾言,燕王還有教化之策,我觀之覺得甚好,何如行此策,徹底把吐蕃納入我大唐治下?施以王化,方是大國所為。”
幾位宰相、儲相頻頻點頭,頗為認可,如今吐蕃突然大敗,雖然偏離了計劃,但是這豈不是正好為教化吐蕃削減了阻力嗎?
趙崢嗤笑一聲:“那個策略還有減丁之策呢!那就不屠夫了?”
結果幾個大臣,臉上茫然,減丁策?沒看到啊!
那個策略李世民親自撰寫成文,也分給了幾個宰相看。
但是他沒把減丁策寫上去!
看著幾人的表情,趙崢瞬間明白了,減丁之策,老登沒寫上去!
估計是他覺得陰毒,怕被噴!
好好好!你個老登,居然不跟我說一聲!
這是拿我當槍使了啊!
先讓自己提屠滅對面,要是策略實行的不好,你再把減丁也說出來,阻力自然就小了。
合著名聲都被你得了,罵我來挨唄?
趙崢看著佯裝不知道的老登,都快氣笑了!
“岳父還真是好算計!你們自己商量吧!”
說完,趙崢直接拂袖而去。
這些宰相,也都是人精!
瞬間明白了,估計減丁策跟這個屠殺是一個性質的,他們翁婿兩個肯定溝透過了。
而且陛下也認可,燕王雖然殘忍好殺,但是從不屑說謊,他說有減丁策,那肯定是真有的!
不然眼前這個局面該如何解釋?
李世民看著趙崢說完話,直接不管他的反應,瞬間消失了。
心中也頗為懊悔,這小子就是屬順毛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