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大燕不敗神話被打破了?(第1/2 頁)
永嘉的事情,趙崢沒有跟汝南和長樂說,畢竟皇姑勾引侄女婿不是什麼很光彩的事情。
趙崢一個月也就去兩趟大唐,跟永嘉也不會有什麼接觸。
這個事情就徹底遺忘處理好了。
回到大燕後不久,前線傳來戰報。
奉命抵禦薛延陀的扈從軍,五戰五敗,15萬大軍僅剩三萬餘殘兵敗將逃了回來。
一時間全國譁然,大燕從立國起從來都是以少勝多,從未有過敗績的。
如今這不敗金身破了?
群情洶洶,扈從軍的主將偏將全部被趙崢處死。
隨後趙崢又緊急抽調靺鞨、室韋成年男丁組成5萬大軍,也一樣被薛延陀吃掉。
一時間薛延陀膨脹的幾乎沒邊兒了。
甚至叫囂打到燕京活捉趙崢。
如今前線吃緊,趙崢一絲驚慌的意思都沒有,正淡定的聽著席君買匯報情況。
席君買苦笑道:“大王有所不知,那些扶余兵真的是爛泥一樣!被人當雞鴨一樣趕著殺,自相踐踏而死者不計其數,丟失軍械無算。”
趙崢輕輕笑了笑:“也算意料之中吧。”
席君買心中一震,似乎明白了什麼,也不再多言,小心告退。
原來是休養三年後,薛延陀感覺天晴了,雨停了,他又覺得他行了。
屢屢派兵窺探遼河平原、松嫩平原的軍墾區。
因兩塊大平原,目前全部實行的是軍墾,農墾軍團都是扶余人。
但是扶余人打仗怎麼樣,這些薛延陀人心裡還是有些數的。
那是真不咋地!
戰鬥力與戰鬥意志都相當薄弱。
不然他們也不會連輔兵都混不上,只能做類似於軍隊農奴的農墾軍。
恰巧,趙崢打算在松嫩平原與遼河平原築大城。
以為屏藩,所以今年秋收的糧食,有相當一部分是就地儲存的。
方便為明年築城供給糧食。
這些薛延陀人使了個調虎離山之計,把正兵調到松嫩平原的農墾區。
實際要是劫掠遼河平原的農墾區。
說是調虎離山不太準確,這其實是個陽謀。
他們吃定了大燕兵力薄弱,不敢輕易分兵。
兩支大軍分別都是十萬,帶著滾滾煙塵席捲而來。
蘇定方本打算以逸待勞,直接雙線出擊,徹底一戰打殘了薛延陀。
但是被趙崢阻止了。
他想把這些扶余青壯當做薪柴都給燃燒了。
填到與薛延陀作戰的無底洞中。
至於會給薛延陀送物資,這點兒趙崢並不擔憂。
機槍大炮都有了,還怕區區騎兵?
這十五萬扈從軍算是趙崢故意跟薛延陀廝殺的。
十五萬打十萬,只要不是太拉胯,不至於被人當雞殺。
這麼離譜的事情,也只有這群扶余人能做到了。
十五萬大軍戰敗後,收攏的三萬餘殘兵敗將都被趙崢一道聖旨丟到礦區幹到死去了。
隨後以戰場叛逃為由,將餘下的三萬餘殘兵的家屬全部貶為奴隸,女子就地發賣,男子進礦區。
一時間全國恐慌,他們才知道,軍法條例的逃兵罪居然這麼嚴重。
見席君買退出後,趙崢撫須自語道:“也不能真的讓這些薛延陀把糧食搶走了。就看裴行儉的發揮了。”
裴行儉已經年滿21,他不愧是蘇定方看好的學生,兵法一點就通。
對於只帶3000精騎去給這群扶余殘兵敗將收尾的事情,不但沒有害怕,反而躍躍欲試,臨行前要了薛禮給他當衝陣大將。
要知道此戰人數比已經達到了35:1,薛延陀就是個零頭都有三千人。
不過七八日,就有捷報傳來。
裴行儉以3000精騎鑿穿敵後方,斬殺地方牧民無數,後又與前來救援的薛延陀騎兵交戰,一戰斬首三萬餘,自身僅損失不足百騎。
這種遊牧民族打仗很有意思。
大軍在前,牧民在後,牧民的牛羊就是他們的糧草。
裴行儉並沒有去破襲正在追殺農墾軍,甚至去搬運農墾城中糧食的薛延陀騎兵。
而是直接閃擊敵軍後方,俘虜牛羊牧民無數。
隨後設伏打援,憑藉火炮和機槍,短短十五分鐘敵軍報銷近兩萬人。
隨後騎兵出擊,尾隨掩殺數十里,一戰斬首三萬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