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第1/2 頁)
</dt>
&esp;&esp;到了這個時候,所有人都知道,皇帝要死了。一時間整個乾泰宮內外一片愁雲慘淡,皇帝卻十分淡定地吩咐眾人不必難過,先把諸位皇子都叫來。
&esp;&esp;諸位皇子的意思,就是所有皇子。
&esp;&esp;此前袁春入宮的時候,除了見到龍床前服侍的幾位輔國重臣還有繼皇后並幾個近身服侍慣了的老人外,並沒有見到別人。
&esp;&esp;不只是太子、八皇子,連四皇子也沒見到。
&esp;&esp;這其實就已經有些反常了。
&esp;&esp;畢竟,不管怎麼樣,在這種生命的最後時刻,皇帝肯定是要把皇位傳給誰繼承給說清楚的。
&esp;&esp;而且肯定要叮囑新的皇位繼承人幾句治理江山的秘籍——所以說,怎麼會一個兒子都不叫來呢?
&esp;&esp;倒是把重臣和繼皇后留下來了。
&esp;&esp;看他對繼皇后的態度,倒似乎是在臨終前終於袒露了心跡,便就是沒有真心愛過繼皇后,那也是真心敬重她的。
&esp;&esp;有這一點,對於一向冷靜理智的繼皇后來說,也已經夠了。
&esp;&esp;袁春到場的時候,託孤的劇情已經走完。
&esp;&esp;所以說,他們到底說了什麼,袁春根本就不知道。
&esp;&esp;而皇帝經過短暫的小憩之後,再度醒來,已經像是終於卸下重擔的旅人,歪倒在繼皇后的懷中,開始交代最後的身後事。
&esp;&esp;這次就是家事了。
&esp;&esp;既然是家事,那兒子們還是得叫過來。
&esp;&esp;反正還沒過門的兒媳婦也叫來了不是。
&esp;&esp;大約是已經到了這個時候,皇帝一改往日的陰陽怪氣,整個人看著和善了不少。
&esp;&esp;在等待皇子們趕過來的間隙,他甚至還十分有興致地用三言兩語簡單給袁春介紹了一番目前的狀況。
&esp;&esp;繼而笑道:“你這丫頭,上回還真是敢說,居然直接跟朕了說那麼一句話——若是朕再脾氣差些,就衝著那句話誅你九族也是可以了。”
&esp;&esp;袁春照舊錶現得不卑不亢:“臣女敢言,是因為知道陛下乃是明君。”
&esp;&esp;這就說明,只有昏君才會亂殺人,皇帝不能殺人,否則就是昏君——簡單的小話術,非常容易看穿,但是袁春知道皇帝肯定不會跟她計較。
&esp;&esp;就如同,她當時就知道,就算說破了真相,也不會惹來殺身之禍一樣。
&esp;&esp;這位皇帝陛下,雖然並不是真實世界的康師傅,但是至少也不是個純粹的昏君。
&esp;&esp;既然如此,那還有什麼好怕的呢?
&esp;&esp;幹就是了。
&esp;&esp;其實袁春說那句話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想賭一賭,皇帝是不是真的準備執迷不悟,懸而不決,把自己跟兒子們通通逼瘋。
&esp;&esp;她說得那句話,說起來也十分簡單。
&esp;&esp;“陛下想做武姜乎?”
&esp;&esp;這其實是引用《左傳》裡的一句“鄭伯克段於鄢”。
&esp;&esp;這個講述兄弟因為母親武姜偏心為了皇位反目成仇、終於以一方死亡告終的兄弟之戰的故事,雖然是史說,但可以說是現在皇子們奪嫡大戰最真實的寫照了。
&esp;&esp;而這,與皇帝的優柔寡斷分不開。
&esp;&esp;他不是不知道,但是卻無能為力,沒辦法做決定,所以才一直拖著而已。其偏疼太子的做法,跟那位武姜皇后愛小兒子類似。都是因為莫名其妙的原因執著於一個不合適的皇位繼承人人選,最後搞得兄弟鬩牆,血流成河。
&esp;&esp;而上次袁春離宮之前,跟皇帝說了這麼一句話之後,正如當頭棒喝,讓他直接就清醒了過來。
&esp;&esp;拖是沒有用的,何況他身子骨是每況愈下,自己的身子自己知道,少不得把一切都趕緊提上日程了。
&esp;&esp;結果證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