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1/2 頁)
</dt>
&esp;&esp;如果遇到那種非得要“清貧”博取美名的所謂“名士”,薛攀壓根兒就不會開這個口。
&esp;&esp;但這張友士顯然不是——薛攀還記得原著裡頭這位張神醫就是為了給兒子謀個前程離開了家鄉去了京城,還結交了馮紫英那些權貴之家的子弟,又經由馮紫英牽線,推薦給賈珍去給秦可卿看病的。
&esp;&esp;也因此,賈家替他走動了一番,倒是把他弄進宮裡頭去當太醫了……
&esp;&esp;後來這位已經是太醫的張神醫還重新到了賈府給老太太請平安脈,順便還給林妹妹看了一回病——雖然說最後也沒有看好,那也不能說是人家醫術不行。
&esp;&esp;實在是劇情安排她多病,那真是什麼神醫都沒用。
&esp;&esp;但是好像也不是絕對的。看看,這回張大爺的表現不就是挺好的嗎?
&esp;&esp;人家一出馬,就把人林妹妹註定早夭的弟弟都給救回來了,所以說,人定勝天,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esp;&esp;這位張友士先生的戲份雖然不多,但是卻都是這種如同神人一般的出場,很是讓人印象深刻,至於他的兒子倒是一直沒有出現過。
&esp;&esp;沒有想到,薛攀穿了一回書中世界,倒是跟這位小張同學打起了交道。
&esp;&esp;更沒想到的是,這位小張同學實在是個妙人兒,隨便逗一逗,就氣得如同一隻被戳中的河豚,這也算是件趣事了。
&esp;&esp;果然,因薛攀故意拉著張友士說話,那小張同學原本賭氣走到一旁不理他們來著。
&esp;&esp;但是沒想到薛攀居然還真的是找張友士說正事兒——合作醫療事業?那是什麼鬼?
&esp;&esp;這姓薛的小子沒事兒就在那兒裝神弄鬼,肯定不是什麼好事。
&esp;&esp;小張同學原本對薛攀說的這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十分不屑——他自幼跟著父親張友士學醫,接受的都是傳統思想教育,哪裡聽過這種想法。
&esp;&esp;而且他其實就沾染上了點兒薛攀最厭煩的那種“名士”的毛病。
&esp;&esp;畢竟這孩子從小就聰明,看得都是所謂的聖賢書,他偏又自視甚高,不喜歡聽他爹或者是旁的先生教學,只喜歡自己鑽研,囫圇吞棗、斷章取義,拿著裝模作樣當做風雅也是難免的事兒,那自然也就會沾染上點兒這種風氣了。
&esp;&esp;比如這位小張同學就很是看不上他爹張友士給權貴人家出診,賺高昂的診金。
&esp;&esp;“整個人都鑽進錢眼子裡去了,沒得噁心。”
&esp;&esp;這就是小張同學對他爹張友士去給有錢人家看病的看法。
&esp;&esp;與此相對的,小張同學最喜歡的是去窮苦人家幫扶救濟,不但免費治療,還經常贈藥。每次幫到人,他都感覺分外開心,回家之後,再看著剛去“巴結”完權貴的父親,就很是悲憤。
&esp;&esp;算算年紀,小張同學正好處於中二時期,這種年紀,會這麼想也挺正常的。
&esp;&esp;不過薛攀就只想問他一句——沒有你爹去給權貴看病,掙回來真金白銀,你們爺倆一天到晚喝西北風麼?
&esp;&esp;沒有你爹給你賺銀子回來養你,你拿什麼去給窮人看病、送藥?
&esp;&esp;真是,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
&esp;&esp;這也就罷了,端起碗來吃飯,放下碗來罵爹,就很過分了。
&esp;&esp;薛攀雖然跟這對父子接觸不多,但是他好歹也是有那麼多年社畜經驗,別的不說,看人方面還是挺準的。
&esp;&esp;所以不過這麼一會兒的功夫,他就已經看出這父子倆關係的癥結所在,既然是要準備長期合作,那肯定還是順便把這個事兒給解決了最好了。
&esp;&esp;當然,解決不了,也就算了。
&esp;&esp;反正他一開始,也就只想著要張友士入夥的。至於小張同學,少他一個不少,多他一個不多,來不來都行。
&esp;&esp;沒想到的是,薛攀不過略施小計——包括但是不限於,故意晾著小張同學,只跟他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