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第1/2 頁)
</dt>
&esp;&esp;他們是皇商,跟皇太子談判,那可不也算是生意。而且還是一等一的大生意。
&esp;&esp;可以說,只要搞定了皇太子,那以後薛家就不愁沒有生意了。
&esp;&esp;當然,高收益也必然意味著高風險。
&esp;&esp;萬一事兒辦砸了,他們家以後也不用再為有沒有生意發愁了()。
&esp;&esp;薛攀雷厲風行地把生意上的事兒和家裡的事兒都安排好了,然後就帶著馬六跟著王公公啟程,乘船前往蘇州。
&esp;&esp;他這一次把張德輝和老蒼頭都留在了金陵城裡,只帶了馬六出門,除了家裡的事兒只有交給他們這倆忠心的老人兒他才能放心飛之外,其實也是有另外的考量。
&esp;&esp;這馬六是張德輝的乾兒子,經過薛攀這幾日的觀察,他人品能力都還不錯,除此之外,還另有一番好處,那就是,他年輕。
&esp;&esp;這小子不過二十來往,雖然已經成了親、生了子,但到底還是年輕人,跟張德輝和老蒼頭相比,難免還有幾分旺盛的火氣。
&esp;&esp;薛攀早看出他之前心裡原本也是挺不服氣自己這個一貫風評不好的少東家的。
&esp;&esp;但是過了這些日子,看著薛攀處理了這麼幾件事兒之後,想來他心裡也已經是大服了,故此鞍前馬後服侍薛攀也很是盡心,比之自幼服侍薛蟠的老蒼頭倒也不缺什麼。
&esp;&esp;而且帶著他也還有個好處——他年輕力壯、人也機靈,萬一遇到什麼危險,也好帶著自己逃命不是……
&esp;&esp;雖然說按照薛攀自己的預測,這種可能性不大,但是多準備一手總是沒錯的。
&esp;&esp;也不知道,那位太子殿下是個什麼斤兩,初次見面,多少還是有點兒小緊張,須得好生應對才是。
&esp;&esp;此時正是農曆二月中旬,金陵到姑蘇通水路,恰逢順風順水,不過一日的時間便到。
&esp;&esp;當晚,薛攀一行人便就順利抵達了姑蘇城外。
&esp;&esp;此時天色已經不早,他們舟車勞頓,於情於理,都應該找個地方安頓好了,沐浴更衣,養精蓄銳,次日再正式覲見皇太子殿下。
&esp;&esp;但沒想到渡口早有太子派來接應的人,一見他們上岸,就都趕過來接,俱道:“太子爺正等著呢,教‘人一到就趕緊帶來’。咱們不敢耽擱太子爺的事兒,還請薛大爺速速入內覲見。”
&esp;&esp;聽了這個口信,那王公公不敢耽擱,連忙厚著臉皮,賠著笑臉央請薛攀務必立刻就隨他們走這一遭兒。
&esp;&esp;話都說到了這個份兒上,薛攀也不託大,略一點了點頭,就登上了這些人準備的車子,徑直往蘇州行宮而去。
&esp;&esp;這蘇州行宮在蘇州織造府官署內,乃是專門給皇帝南巡時駐蹕歇腳用的。
&esp;&esp;雖然只是臨時歇腳,但是因是皇帝用的,這行宮建造得也毫不馬虎,看起來十分氣派。
&esp;&esp;當然更氣派的大行宮肯定不是在這種半路上的,而是在江寧織造府,也就是金陵城甄家那兒。
&esp;&esp;論理,這回康師傅的南巡,沒有意外也要去金陵城,下榻江寧織造府的。
&esp;&esp;所以說,皇太子要找薛攀面談,完全可以等他們一行到了金陵城再召見他也不遲。
&esp;&esp;但是這位太子殿下卻這會兒就急火火地派人把薛攀從金陵城弄過來,除了薛攀那封密信之外,保不齊是還有什麼特別的內情。
&esp;&esp;要是不然,也不至於如此。
&esp;&esp;所以說,到底是發生了啥事兒呢?
&esp;&esp;薛攀心中略微有些疑惑,卻也並不說破,只十分安靜地跟著人從角門一路進入行宮,最後在一個小院子裡停了下來。
&esp;&esp;這小院子想來就是皇太子在蘇州行宮裡的臨時住所了。
&esp;&esp;康師傅一生兒子眾多,每次南巡都喜歡帶一群兒子,另外還有其他隨從、官員,可以說是興師動眾級別的出遊。
&esp;&e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