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第1/1 頁)
</dt>
&esp;&esp;但是毫無疑問,林如海是完全靠著自己的能力入仕的,成績還非常不錯——金科探花,也就是全國也是小修,不影響主體劇情哦。小修細節,文中蒲松齡生平相關來自度娘搜尋,皇商做到布政使典故來自胡雪巖。這本基本上放飛自我,爽就完事兒。社畜魚魚碼字不易,喜歡的親們走過路過一定記得收藏了給魚魚點支援和力量啊。不然真的很難堅持了嗚嗚嗚。
&esp;&esp; 進京
&esp;&esp;林如海這一番話說的可謂十分在理,薛攀也幾乎被他說動了,但是他很快就意識到這事兒終究還是不太妥。
&esp;&esp;他現在出去當官,其實並不是一個很好的時機。
&esp;&esp;雖然他能夠理解,林如海向他提出這個建議完全是出自好心,而且這位林姑父甚至還貼心地連所有相關的細節都幫他想好了,實在是沒有什麼拒絕的理由。
&esp;&esp;但凡腦子不是足夠清醒的,不說毫不遲疑了,至少也肯定是半推半就地就同意了——有林如海這樣的人物親自幫你籌劃鋪路,送你直上青雲,還有什麼好糾結的呢。
&esp;&esp;那必須願意啊。
&esp;&esp;可事實果真如此嗎?
&esp;&esp;薛攀認真思考了片刻之後,還是感覺,大丈夫應該有所為有所不為——比起當官,對他來說,果然還是賺錢更重要。
&esp;&esp;倒也不是他視名利為糞土,主要是,現在談這個事兒,還是太早了點兒。
&esp;&esp;他現在這身體,不過才十一二歲。雖然說,這個年紀入仕的其實也不是沒有,他的才能也足夠可以勝任這個戶部掛職的小官兒,但如此年幼就有了官職總歸是鳳毛麟角,太過惹人注意了些。
&esp;&esp;更別說他這幾天本就在太子和康師傅那兒得了臉,出了不少風頭。若是在這個風口浪尖兒上再弄出“年幼入仕”的爆炸新聞,那肯定會惹來各方注意。
&esp;&esp;正所謂“人怕出名豬怕壯”。
&esp;&esp;太早出名,其實並不是什麼好事兒。
&esp;&esp;特別是現在薛家已經不同以往,勢力大不如從前,那更是應該低調行事。否則很可能連自保能力都沒有,就直接被人滅了。
&esp;&esp;遠的不說,首先“不守孝道”這事兒就肯定會被人拿來大做文章。
&esp;&esp;這其實也是林如海剛剛那番話裡給薛攀提點到的——他,薛家長房嫡長子,現在還是在孝期。
&esp;&esp;算起來薛攀他爹薛老爺去世還不到一個月,可不正是在“孝期”之內。
&esp;&esp;還是熱孝。
&esp;&esp;古人極其重視孝道,哪怕是已經做了官的人,若是父母去世,也必須“丁憂”。故此論理薛攀肯定是不好這個時候去求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