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有生無死有死無生(第1/2 頁)
按照趙景的意思,為了日後儘快的穩定燕雲,他不希望與百姓發生衝突。
不過開戰之前他也交代過,雖是御駕親征,但具體怎麼打全看前線將軍,所以田重進才有膽“違背軍令”,自作主張挾持人質。
不過,他很注意區分人群,這些人質都是契丹人,絕對沒有一個漢人在,用起來沒什麼心理負擔。
宋軍當著城上遼軍的面,將百姓依次排開,輪番處決,絲毫不理會他們的哀求。
人頭一顆顆滾落,遼軍看的是面目猙獰。底下的人雖然不是自己的家人,但歸根結底同屬一國,如今受到這般苦難,他們如何不憤怒?
“將軍,我願率一隊人馬,前去解救百姓,還請將軍允我出城!”
最先看不下去的耶律琥鳩率先請命,得到的卻是不準。
“你們沒看見宋軍騎兵的動作嗎?只要城門一開,他們肯定會衝進來的。”
耶律琥鳩何嘗不知,可這些百姓怎麼辦?!就眼睜睜的看著他們死?
“城重要還是幾百人重要?!”張淳餘光瞥他一眼,旋即勒令全軍將士,他不開口,誰也不許出去!
士兵們多有不甘,但又不能違背將令……
眼見單單砍頭刺激不夠,宋軍立時改變戰術,先斷百姓四肢,讓他們痛哭哀嚎求救,越是掙扎血就流的越快,傷口也就越痛。
他們用著契丹語不停地乞求宋軍饒命,懇求遼軍救命,哀鴻遍野。
遼軍悲憤填膺,怒火沖天,卻只能幹看著……
一連斬殺百人,見遼軍始終不上套,田重進也等的煩了,令士兵停止殺戮。
就在剩餘的三百名百姓以為自己暫時逃過一劫的時候,身後的戰鼓聲驀然響起,一下一下的敲打在他們心房。
是的,田重進決定開始攻城了!
城牆上,張淳也明白一場血戰頃刻間就會開始,他再次給全軍加油打氣,盡力保住這座城池。
在宋軍器械往前推動之際,他拔出佩劍,在城牆上來回遊弋:“你們剛才都看到了,宋軍殘暴不仁,百姓多受其害,今日城若破,城中數萬百姓必將陷入火海,不論是為咱們自己的家人,還是為了不想幹的旁人,我們都有必須要拼殺的理由。
此戰,既分高下,也決生死,說什麼也不能讓宋軍入城!”
憋著一肚子火的遼軍士兵高舉武器,大喊:“有生無死!有死無生!”
聲浪越發亢奮,傳到了田重進耳中,他眉毛緊皺,眼中寒光迸現,令鼓手加把勁,把他們的聲音給蓋過去!
宋軍將盾車悉數推出來抵擋箭矢。雖然張淳已經進行了堅壁清野,把二十里之內的一草一木都給運進城了,但是這附近山林不少,只要多往深山中走一走,還是能找到不少來不及處理的林木的。
將之簡單的處理過就可以組合成一輛輛的盾車。
除了盾車外,宋軍還把剩餘的百姓當做肉盾來用,驅趕他們繼續往前走。
盾車雖然粗糙,但畢竟是木頭做的,射上幾十箭沒啥問題。
而人不行,人被殺就會死,他們要比盾車好處理的多。但問題是遼軍沒辦法對本國人下手,從這個角度來看肉盾反倒比木盾還難對付,畢竟箭矢不會拐彎。
張淳的視野中,宋軍分成了兩部分,盾車層層疊疊掩護著後續軍隊靠近,目標就是最前面的羊馬牆。
涿州城最難受的地方就在於附近河流量很小且地勢較高,導致護城河的水位很低,用百袋沙土就能阻斷流水,根本沒辦法對敵軍形成有效的阻擊,因此張淳才會將羊馬牆修的比城牆還要高些。
眼瞅著敵軍近在咫尺,張淳舉起弓箭,於眾目睽睽之下親手射死了一個無辜百姓。
至此一幕,他旁邊的遼軍上下俱是大驚。
然張淳神色不變,喝令眾人:“你們聽好,只要是能威脅到涿州城安危的,都是敵人!你們只管攻擊,有任何責任本將一力承擔!”
儘管他這麼說,將士們還是難以接受,張淳不再多說,只是沉默著彎弓射擊……
李瑞端最先應和,而後十人、百人、兩百人,五百人,千人前後進入作戰狀態。
他們不忍心殺害同胞,但他們更不能因此放棄抵抗,將城池拱手相讓。
城下的百姓見遼軍“發瘋”,驚慌失措的往回跑,可是後面的宋軍豈能讓他們如意?凡是後退的直接格殺。
一個相對瘦弱的女子涕淚橫流,跪在地上連番叩首請求饒命,面前的宋軍新兵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