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弘宋,重生趙車神 > 第40章 殿試(五)

第40章 殿試(五)(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當我在火影成為空律朱標重生改寫大明歷史穿越之我在明朝開藥房天啟新篇粉絲建言重塑大明火影之秋道長風JOJO:喬舟的奇妙冒險大秦:我說我不當宰相,扶蘇非要封我為王!我打羅馬?真的假的?斬神:藍染模板,我將立於天上!娘子別怕,夫君助你成神水滸:我武大郎,反了!斬神:我史萊姆,開局吞噬鬼面王廢柴趣妻灰太狼和紅太狼之穿梭各種世界幻界逆途之王者歸來戰錘:我是唯一擁有靈魂的死靈白話三俠五義戰國之燕歌我孔聖唯一子孫,你問我懂論語嗎四合院:開局獲得八極拳暴打禽獸

三天時間轉瞬而逝,在第四天的黎明時分,太陽剛剛升起月亮尚未完全消失之際,張涇遵照規矩下達讓所有考生停止作答的命令。

緊接著,受卷官按照順序逐一收回試卷,並將考卷、草稿紙和答題紙分別放入三個不同的箱子裡,然後鎖上箱子,鑰匙上交交給張涇集中保管。

經過漫長的等待,終於熬過了這段艱難的時光,此時此刻,眾多考生們都如釋重負地活動著身體,左右扭動,藉此緩解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所帶來的僵硬感。

當張涇確認所有試卷都已經收繳完畢之後,趙景才面向考生們宣佈道:“各位學子,本次考試的成績將會在本月底公佈,請大家務必於三十日當天前往宣德門檢視榜單。在此,本王衷心祝願各位都能夠取得優異的成績。”

聽到這話,考生們齊齊表示:“多謝晉王殿下!”

等他們向趙景行禮拜別,然後有條不紊地離開考場。

在離開的路上,有的考生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互相交流著考試的經驗和感受;還有的則已經開始商量著晚上要去哪家酒樓或茶館慶祝一番了。

隨著最後一名考生踏出考場,趙景也開始安排在場的眾多官員先行返回,各自回去吃飯、休息。

至於試卷,則要等到明天再行開啟,以便進行閱卷評分等後續工作。

遣走張涇等人,趙煚即刻招來了彌封官柴禹錫,安排他帶人封卷。

彌封官就是負責將考生的姓名和其他個人資訊密封,以保證閱卷的匿名性,也稱糊名官,立於糊名法之上。

糊名法創立於武則天即位初年,這一制度旨在確保科舉考試的公正性。

具體操作方式是將考生的姓名和籍貫用紅紙遮蓋住,同時也遮住了初考官所評定的等級。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等到成績確定之後才揭開考生的真實身份,以防止徇私舞弊或者故意除名現象的發生。

事實證明,這種方法效果確實不錯。在後來的仁宗朝皇佑年間的一次國子監考試中,有位名叫鄭獬的考生自認為文采出眾,篤定自己能夠奪得榜首。

然而當榜單公佈時,他驚訝地發現自己僅僅名列第五,對於這個結果,他感到極度不滿。於是乎在寫給主考官的答謝啟詞中,鄭獬毫不客氣地指責考官評判有誤。

不久之後,終於迎來了殿試這一關鍵時刻。

巧合的是,被鄭獬指責的考官依然擔任主考官之職。當他翻閱答卷時,突然看到了一份筆法和風格都與鄭獬極其相似的試卷。

由於之前的恩怨令他心生不滿,故意將這份試卷黜落。

然而,令主考官始料未及的是發榜之時鄭獬的名字竟赫然在列,而且他真的成了當屆狀元!

至於主考官,在後來被查到故意黜落考卷一事被上司請去喝茶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例子與大文學家蘇東坡息息相關。

神宗朝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蘇軾名下弟子李鷹應試,蘇軾愛惜其才智想讓他高中遂在鎖院前將考題洩露給了李鷹。

待改卷時蘇軾見一考生答卷所寫極富道理,文思上乘,認為必定是李鷹的答卷,便評其卷為第一,直到放榜時方才知曉狀元乃另外一人,而李鷹已然落榜,可謂造化弄人。

以上兩例足可證明糊名法的實行能有效限制官員徇私,權臣把控考場的弊端,進而使得科考儘可能趨於公平,寒門子弟乃至平常百姓能夠透過科考踏入仕途,逆天改命。

不過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糊名法的出現雖然可以避免考官看到考生資訊,但後續依舊有官員與考生認筆跡或留記號而進行作弊的惡行出現,譬如真宗朝,陳堯諮任殿試考官,樞密直學士劉師道之弟劉幾道參加殿試,為了討好劉師道,陳堯諮便讓劉幾道故意在答卷前後留下兩處點墨,從而將其錄為優等之列。

事發後真宗大為惱火,對陳堯諮貶官處理。而為了杜絕此類情況再發生,真宗於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開始在殿試中實行謄錄,景德四年定製。

所謂謄錄,即在收卷後,派專人將考生考卷全部重新抄寫一遍,考官根據二撰副本評閱定等。

為防止謄錄官胡亂改寫試卷,真宗詔令規定其必須按照原文謄錄,不準隨意篡改文意或增減語句,又設校勘官對謄寫捲進行校勘,確定沒有錯誤後才能標號彌封送復考官再定等。

在此當中,考生的親筆試卷定名為“真卷”,送交彌封官儲存。謄錄卷稱為“草卷”,送交主考官評閱。

目錄
這個國運有點詭開局解鎖滿級裝備,殺穿絕區零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