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第1/2 頁)
</dt>
&esp;&esp;康熙明顯有些暴躁,在納蘭性德讀完後怒道:“安親王故意拖延不肯開戰,才叫吳三桂覺得我大清無能!都是十二年領兵出征,康親王怎麼就能捷報連連呢?如今東南沿海基本已定,只待收復金門、廈門,就能讓鄭家滾回臺灣,可雲貴卻是推進緩慢,現在竟然讓吳三桂成了帝,安親王是想讓朕跟吳三桂共治天下嗎?”
&esp;&esp;明珠恭聲道:“皇上,安親王怎麼會故意拖延呢?這東南與西南的局勢本就不同,吳三桂又是三藩之首,耿精忠能降,但吳三桂卻是絕不會降的,安親王也是以大局為重,才更要謀定而後動。”
&esp;&esp;索額圖卻在一旁拆臺:“吳三桂的兵力雖然更強,但安親王手下的兵力,難道不比康親王要多上數倍?雖然東南與西南的局勢不同,但總不至於進度差這麼多吧?軍報咱們都看過,分明有許多機會能進攻,可安親王就是按兵不動,也不知道是什麼居心!”
&esp;&esp;“你休要危言聳聽!”
&esp;&esp;明珠斥道,“安親王軍功卓著,於戰事上自然有他自己的判斷,非我等只看軍報就能置喙的,索大人這般能言,怎麼不親自領兵,砍下那吳三桂的頭顱獻給皇上?”
&esp;&esp;索額圖怒道:“行啊,你讓安親王將兵權給我,看看我能不能拿下吳三桂!”
&esp;&esp;胤礽:……
&esp;&esp;這小學雞吵架一般的畫風,到底是什麼個情況?
&esp;&esp;索額圖如何先不說,明珠可是出了名的儒雅,怎麼就好意思在康熙面前跟索額圖拌嘴呢?
&esp;&esp;不對,他還曾經跟佟國綱打過架。
&esp;&esp;果然,傳言不可信,什麼儒雅,全都是裝的。
&esp;&esp;胤礽看向納蘭性德,納蘭性德屏氣凝神,十分想捂臉。
&esp;&esp;子不言父過,但確實,有點丟人。
&esp;&esp;康熙聽不下去了,一人一個奏摺拍過去,世界終於安靜了。
&esp;&esp;“保成啊,你來說說,你怎麼看?”
&esp;&esp;胤礽剛想說他還小他不知道,但又想起自己剛下定的決心,便努力剋制住內心的多慮,咬牙問道:“阿瑪,吳三桂,是要死了嗎?”
&esp;&esp;康熙眼睛一亮,追問:“你為何這麼說?”
&esp;&esp;胤礽狀似漫不經心的說道:“烏庫媽媽曾經說過,人在死之前,總是會不甘心的,想要完成之前沒有完成的事。我想,吳三桂應該很想當皇帝吧?他等了這麼多年,都沒能成功,突然忍不住了,可能是等不起了。”
&esp;&esp;康熙拍案笑道:“善也,不愧是朕的太子!”
&esp;&esp;
&esp;&esp;在場之人都是人精,其實聽到吳三桂稱帝的訊息後,多少都有幾分猜測,只是不想或者不敢說出來罷了。
&esp;&esp;但胤礽年紀小沒那麼多忌諱,雖然好像沒什麼依據只是有感而發,但卻是說到了康熙的心裡。
&esp;&esp;“瞧瞧你們倆,還沒有太子懂事,”
&esp;&esp;康熙不生氣了,轉而有些驕傲,“保成才五歲,就能有如此見地,果然是天生□□!”
&esp;&esp;索額圖立刻道:“那是,太子可是您跟仁孝皇后的兒子,定是絕頂天資!”
&esp;&esp;明珠卻道:“還是皇上會教養孩子,叫太子與眾不同。”
&esp;&esp;這兩個人一個抬高仁孝皇后和胤礽,一個抬高康熙,看似都在拍馬屁,卻又是完全不一樣的站位。
&esp;&esp;康熙招手叫胤礽過去,然後將他抱起來讓他坐在腿上,指著明珠和索額圖道:“保成,還記得朕前兩日給你說的那個成語嗎?現在用在他們身上,正好合適。”
&esp;&esp;胤礽想了想:“各懷鬼胎?”
&esp;&esp;康熙大笑:“就是這個!”
&esp;&esp;明珠:……皇上您這是在教太子些什麼東西……
&esp;&esp;索額圖:太子就是聰明,都會說成語了!
&e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