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第1/2 頁)
</dt>
&esp;&esp;乾清宮解封的那一日,康熙給胤礽換上了整套的太子朝服,親手領著他走進了尚且留有火燒痕跡的太和殿。
&esp;&esp;大清朝的皇太子第一次出現在朝堂之上,受百官朝拜。
&esp;&esp;這一日,大清的官員們終於都親眼看到了他們未來的君主,正如同傳言中的那般鍾靈毓秀,貴氣天成。
&esp;&esp;胤礽乖乖的坐在康熙的身旁,腰桿挺得直直的,一臉肅容。
&esp;&esp;他不但完全沒有這個年紀的小孩兒應有的吵鬧,也沒有絲毫的不耐煩,認認真真的聽著朝臣們說話,雖並不插嘴,但卻讓人能感覺到,他聽得懂。
&esp;&esp;整個朝會,康熙都沒有與胤礽說話,彷彿胤礽只是個大號擺件,可是從今日起,再沒有朝臣敢將胤礽再當成擺件。
&esp;&esp;皇上既然已經將太子帶上了朝堂,那麼今後就不會再將他困於後宮的方寸之地了。
&esp;&esp;從此刻開始,太子不再只是一個象徵著傳承的符號,而是真真切切的儲君。
&esp;&esp;下朝之後,康熙領著胤礽往慈寧宮請安。
&esp;&esp;不是作為曾孫向烏庫媽媽請安,而是作為大清的太子,拜謁太皇太后。
&esp;&esp;百官盡數相隨,於慈寧門外跪拜。
&esp;&esp;胤礽正正經經的向太皇太后、皇太后行了全禮,太皇太后、皇太后亦是朝服鳳冠,端正以對。
&esp;&esp;行禮過後,太皇太后、皇太后賜太子如意等吉祥之物,賀其痊癒,百官山呼千歲,方才退了出去。
&esp;&esp;外人終於都走乾淨了,原本站得直挺挺的小太子,一下子就倒向了康熙。
&esp;&esp;康熙嚇了一跳,俯身接住兒子,才看到胤礽正對著他嬉皮笑臉的眨眼睛。
&esp;&esp;“臭小子,多裝不了半刻,”
&esp;&esp;康熙伸手解開胤礽的帽子,“剛剛索額圖還在那兒唸叨說你少年老成什麼的,也不知道他怎麼好意思!”
&esp;&esp;胤礽頭上的重物一去,立時鬆了一大口氣。
&esp;&esp;趁著康熙雙手拿著他的帽子的功夫,他直接撇下康熙,爬到了太皇太后的座椅上,也伸手去幫太皇太后解開看著就不輕的帽子。
&esp;&esp;太皇太后含笑等著胤礽笨拙的幫忙,在他終於拿掉了之後摟著他道:“我的小孫孫是越來越懂事嘍!”
&esp;&esp;康熙嘖了一聲:“瑪嬤,您總這麼說,他會當真的。”
&esp;&esp;“怎麼就不能當真了?”
&esp;&esp;太皇太后不滿道,“保成本來就很乖,不像有的人,一把年紀了還叫我操心!”
&esp;&esp;皇太后剛自己拿掉了帽子,聽到這話立刻辯解:“我沒有,我最近一直在幫保成祈福,沒惹禍!”
&esp;&esp;太皇太后:……
&esp;&esp;康熙:哈哈哈!
&esp;&esp;胤礽從太皇太后椅子上爬下來,靠到皇太后的身邊,小大人一般點頭道:“嗯嗯,瑪嬤給我祈福,我能感受到的。”
&esp;&esp;皇太后驚喜:“真的嗎?真的能感受到嗎?”
&esp;&esp;胤礽一本正經:“是的,我都知道的,謝謝瑪嬤,多虧了你,我才能好得這麼快。”
&esp;&esp;皇太后更高興的,叫胤礽坐在身邊,說以後會繼續為他祈福,還說想跟他一起去騎馬雲雲。
&esp;&esp;胤礽只管答應著,哄得皇太后開心極了。
&esp;&esp;太皇太后嘆氣道:“這也快四十的人了,怎麼越活越像個孩子?我瞧著,還不如保成懂事!”
&esp;&esp;康熙安慰道:“太醫說皇額孃的身子無礙,只是沒那麼多思慮罷了,也不是壞事。”
&esp;&esp;話是這麼說,但皇太后如今這般越來越孩子氣的模樣,明顯是不正常的。
&esp;&esp;太醫說身體無礙,可能是心病,然而卻無人知道,皇太后到底有什麼心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