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第1/1 頁)
</dt>
&esp;&esp;首先便是在讀書這個問題上,他打算能拖多久,就拖多久。
&esp;&esp;既然病弱這條路走不通,那愚笨未必不是一個好選擇。
&esp;&esp;沒看到康熙雖然對常寧滿嘴嫌棄,但卻也是真心疼愛,甭管常寧做了多少荒唐事兒,康熙也從未苛責過嗎?
&esp;&esp;小小的胤礽在諸般觀察之後下定決心——
&esp;&esp;既然做不成隆禧那般的病弱美男子,做個像常寧那般雖愚蠢但著實肆意的人也不錯。
&esp;&esp;當然,胤礽也不會故意裝作什麼都不行連累到旁人,他就想當個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人,凡事達到及格線即可,少一分丟人,多一分浪費。
&esp;&esp;可是他雖然想得很美,但卻有人對他期望甚高。
&esp;&esp;比如索額圖。
&esp;&esp;自從赫舍裡皇后過世後,康熙對於赫舍裡一脈多有照拂。
&esp;&esp;十四年冊立太子之時,康熙給赫舍裡皇后的阿瑪噶布喇封了一等公,本想著重用一下這位岳父,但噶布喇卻是個懶怠性子,領著領侍衛內大臣的缺,卻整日悶在家裡不出門,連日常的交際都幾乎沒有。
&esp;&esp;所以整個赫舍里氏依舊還是靠著索額圖來支撐。
&esp;&esp;索額圖原本是不著急的。
&esp;&esp;畢竟太子爺身上流著他們赫舍里氏的血脈,將來自然要多倚仗他,這滿朝上下沒有比赫舍里氏的未來更長遠的了。
&esp;&esp;然而當康熙命禮部開始著手準備封后事宜之時,索額圖卻有點心慌。
&esp;&esp;按這架勢,怕是明年仁孝皇后三週年祭禮過後,鈕祜祿氏就要成為繼後了。
&esp;&esp;而有了繼後,便會有新的嫡子,到時候太子的地位,還能穩當嗎?
&esp;&esp;畢竟太子之所以是太子,就是因為他是嫡子啊!
&esp;&esp;這嫡子一旦多了,便不值錢了,更何況太子還沒有親額娘護持,在面對繼後所出的嫡子時,肯定會落在下風的。
&esp;&esp;索額圖思前想後,覺得想要太子地位穩固,要麼就是別有旁的嫡子出生,要麼就得太子自己支稜起來,超然眾人。
&esp;&esp;繼後能不能生出嫡子之事還是後話,還是得先從太子自身著手。
&esp;&esp;故而在大朝會上,索額圖當眾上奏,懇親康熙為太子擇名師開蒙。
&esp;&esp;為太子開蒙是大事,朝中眾臣大多不敢胡亂開口,唯有吏部尚書納蘭明珠出言反對,當庭侃侃而談,抨擊索額圖為一己私慾,妄圖對太子凌節而施,實為揠苗助長,危害太子之舉。
&esp;&esp;索額圖自是不認,直言太子即為國之儲君,自不能如凡人般教養,該延請名師,因材施教。
&esp;&esp;明珠和索額圖皆是口才出眾之人,各執一詞分庭抗禮,吵得不可開交。
&esp;&esp;康熙聽了一會兒,摸著下巴琢磨琢磨,也不說誰對誰錯,只叫他們下去想想清楚再上摺子。
&esp;&esp;然後轉頭便將明珠的兒子納蘭性德召進了宮。
&esp;&esp;康熙對這位滿人裡難得的大才子一直頗為賞識,上個月殿試之時,欽點了他為二甲寫得好的,就一定是能臣嗎?
&esp;&esp;如今還未到海晏河清之時,大清內憂外患紛爭不斷,光靠文臣那張嘴,就能叫吳三桂投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