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急報不斷(第1/2 頁)
這訊息頓時讓趙天逸整個人懵住了。
讓他懵住的原因不是因為趙天辰稱皇,而是趙天辰竟然一統東部了,這對於他來說是極大的威脅。
他知道讓趙天辰逃回了東部,必定會鬧事,卻是怎麼都沒想到趙天辰的進展居然會如此的迅猛。
根據探子傳來的訊息,十多天前,原本逃回東部後,一直盤踞在東部五城不敢有動作的趙天辰,不知為何,突然間打起了閃電戰。
首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就把夏嶺的廣夏、東營、山嶺三城佔據,並以夏嶺山脈為屏障,迅速佔領了附近的十座小城池,成功佔據了夏嶺高地,阻斷了朝廷所掌控的東部城池向帝都的求援。
與此同時,趙天辰還憑藉手中握有的先皇讓謝家統領東部抗災的遺詔,軟硬兼施,在短短十日內,徹底掌控了整個東部的各大城池。
而就在昨日,他以前太子謀害先皇為由,拒絕承認趙天逸的帝位,自立成皇了。
聽完探子的詳細彙報後,趙天逸先是懵逼、然後錯愕與難以置信,最後是滿滿的不解。
他本想著,只要趙天辰用玉璽給自己下一道傳位詔書,讓東部的城池都歸順於他,那趙天辰就徹底落入了他的圈套。
只要暴露了他擁有玉璽一事,那就證明了當日趙天辰就在御書房內,繼而能讓所有人相信,刺殺趙熙霆奪走玉璽,然後畏罪潛逃的人就是趙天辰。
只要趙天辰中計,他就可以立即利用輿論的優勢,以為先皇報仇的名義,直接派兵討伐他。
之前見趙天辰窩在謝家軍駐守的東部五城一直不外出,趙天逸以為他是慫了,卻沒想到他竟然突然就發動了閃電戰,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
讓他更疑惑的是,他是怎麼想到用抗災的名義,成功說服盤踞在東部的那些親王與城守?
明明他早前就趁著邀請那些親王與城守前來弔喪的旨意時,就提醒了他們玉璽被趙天辰盜走了。
他們應該會拒絕趙天辰才對呀。
正在趙天逸疑惑不解與不安時,西邊的探子也傳來了急報:
“西部所有城池都貼上了先皇遺詔的告示,根據遺詔的內容,為了應對洪災的來臨,要求所有城池都必須聽從溫玥縣主的安排與指揮。”
又是遺詔?
這頓時讓趙天逸一愣,心中很快就有了初步的推測。
估計趙天辰早就猜測到了他的計謀,所以他只好把玉璽先藏了起來。
得知西部訊息後,馬上就用玉璽模仿溫玥的聖旨內容,讓那些從前就忠心於趙熙霆的親王和城主都聽從他的指揮。
難怪要用閃電戰,只要這些親王和城守反應過來,發現他的遺詔是假的,趙天辰就沒有了能接管城池的合理性。
所以他必須要以最快的速度得到東部城池的掌控權,同時隔斷了這些親王、城守與帝都的聯絡,最後只能服從於他的統治,
只要能一統東部,他就有了與帝都抗衡的實力,等待某一天真的有了一統天下的能力,再把玉璽露出來也不晚。
畢竟,在絕對的實力面前,玉璽也好、民心也罷,一切都是虛名。
至於溫玥有趙熙霆抗洪的聖旨,他一點都不懷疑,畢竟溫玥當時離開帝都的理由就是因為要避災。
而老傢伙也想安排朝廷抗洪,不過是被他的人給擋住了,所以乾脆給溫玥一道這樣的旨意,讓她自行安排也說得過去。
不過,此刻最怕的是,西部也模仿趙天辰的做法,直接起義稱皇了。
都怪他當日不過與趙熙霆多聊了幾句,讓趙天辰有機可乘,竟然讓他帶著玉璽逃出了帝都。
趙天逸沉思了許久,終於徹底理清楚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陛下,百官此刻還在金鑾殿外等著皇上議事。”
御前公公喜和在諸多官員的催促下,壯著膽前來御書房提醒道。
喜和的話,頓時讓趙天逸身子一抖,他才想起今日趕回宮中本來是要與那些大臣商議應對洪災的事宜。
這頓時就讓他立即意識到他此刻的處境極為不妙,他方才忽略了趙天辰使用閃電戰的重要原因。
那就是要坐實此前那連環畫上傳單上的謠言,給他安上一個德不配位、謀朝篡位、遭天譴的罪名。
這還不是最嚴重的,最嚴重的是,洪災的預言竟然是真的。
誰會想到洪水真的來了,而且還如此的嚴重。
若那些百姓因為趙天辰的指責而想起了傳單上的內容,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