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武俠修真 > 我以官身鎮天龍 > 第24章 省試

第24章 省試(第2/2 頁)

目錄
最新武俠修真小說: 廢材修仙十年風雨刃含霜守襄樊吳長彥:武學海洋中的孤舟蓮花樓之我有房車系統超級醫武系統驚城劍雪江湖有酒名為愁逆麟行玄屠星辰重啟綜武:融合不良帥,橫推武帝城世界的映像綜武俠之萬界觀影統一考試長生,苟在驛站,萬年後我無敵長生鼎江湖九萬里孽世浮圖武凰傳洪荒:我葫蘆藤,開局七葫蘆合一

“微臣明白。”中年官員躬身行禮。

隨後,宋煦轉身離開,中年官員在身後躬身送別。

“這傢伙到底什麼來頭,居然能讓官家親臨貢院。”待宋煦徹底不見蹤跡,中年官員起身,擦了擦額頭的汗水,看著考場中的王行之喃喃自語。

“算了,不管他什麼來頭,只要做到公正,就不怕官家挑刺,況且上面還有人扛著。”

“若是這小子真能上榜,倒是可以結交一番。”

中年官員看著王行之,思慮片刻之後,整了整衣衫,進入考場。

噹噹噹——

,!

沒過多久,伴隨著一陣銅鑼聲,省試正式開始,考官開始發放試卷。

北宋與士大夫共天下,文道盛行,因此詩、詞肯定跑不了。

接下來就是,經義賦論。

詩詞檢驗考生文采,論檢驗考生才華。

詩詞對於王行之來說倒是沒什麼難度,現在還處於北宋,他雖然記得的詩詞不多,但足夠應付。

賦與策論相對麻煩一些,這其中涉及到治政理念,也是科舉中最難的兩項。

同時,也是考官以及朝堂最關注的兩項。

若是賦與策論寫得不好,那麼想要上榜十分艱難。

王行之沒把握的也是賦與策論。

相對而言,經義卻最為繁瑣,花費時間最長,但相對來說要簡單一些,和前世學古文一樣,只要肯死記硬背,沒多大問題。

王行之繼承了前身的記憶,前身熟讀詩書,腹有筆墨,經義問題不大。

很快,王行之接到考題試卷,仔細看了看後發現,試題確實多,三天兩夜一些人不一定能寫完。

看過考卷之後,王行之決定從經義開始。

經義分兩部分,經和義分開來讀,經以四書五經為主。

題目有些像填空題,卷面上出一段,考生補充完整。

這種方式的答題,王行之表示沒壓力。

原主就熟讀四書五經,他重生之後記憶力增強,那些文字就像刻在腦海中一樣。

王行之提筆,在稿紙上試了試筆鋒,而後答題。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這段話出自《論語·為政》。

《論語·為政》涉及孔子“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謀求官職和從政為官的基本原則、學習與思考的關係、孔子本人學習和修養的過程、溫故而知新的學習方法,以及對孝、悌等道德範疇的進一步闡述。

王行之前身熟讀經史,《論語》十二篇自然不會落下,後來王行之在汴梁這段時間也時常鞏固,再加上他穿越後來後,也不知什麼原因,記憶力變得十分強悍,幾乎過目不忘,因此王行之也不用草稿,答題答得飛快。

不過,王行之答得再快,也架不住毛筆字難寫,題目太多,直到當夜子時,他才做完題目。

此時,考場之內燈火通明,一些考生依舊在冥思苦想,奮筆疾書,也有些人在呼呼大睡。

也不知為何,王行之沒有一點瞌睡,反而精神抖擻。

不過卻是餓了,他拿出青竹做的乾糧,放在桌上,悠閒的吃著。

吃完之後,王行之休息了一陣,在座位上舒展了下身體,然後開始答經義中的義。

義是指經書中的義理,相當於後世學習古文時的解析,與經書事實上算是一體。

義理比經還繁瑣,闡明經書義理,在現在已經有不少大儒註釋,你可以結合前賢註釋與自身理解來寫。

王行之前世讀過史書,今生又過目不忘,對於義理還是有一些心得,因此寫起來倒是沒什麼難度。

:()我以官身鎮天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師兄的命真是太苦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