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省試(第2/2 頁)
”
“微臣明白。”中年官員躬身行禮。
隨後,宋煦轉身離開,中年官員在身後躬身送別。
“這傢伙到底什麼來頭,居然能讓官家親臨貢院。”待宋煦徹底不見蹤跡,中年官員起身,擦了擦額頭的汗水,看著考場中的王行之喃喃自語。
“算了,不管他什麼來頭,只要做到公正,就不怕官家挑刺,況且上面還有人扛著。”
“若是這小子真能上榜,倒是可以結交一番。”
中年官員看著王行之,思慮片刻之後,整了整衣衫,進入考場。
噹噹噹——
,!
沒過多久,伴隨著一陣銅鑼聲,省試正式開始,考官開始發放試卷。
北宋與士大夫共天下,文道盛行,因此詩、詞肯定跑不了。
接下來就是,經義賦論。
詩詞檢驗考生文采,論檢驗考生才華。
詩詞對於王行之來說倒是沒什麼難度,現在還處於北宋,他雖然記得的詩詞不多,但足夠應付。
賦與策論相對麻煩一些,這其中涉及到治政理念,也是科舉中最難的兩項。
同時,也是考官以及朝堂最關注的兩項。
若是賦與策論寫得不好,那麼想要上榜十分艱難。
王行之沒把握的也是賦與策論。
相對而言,經義卻最為繁瑣,花費時間最長,但相對來說要簡單一些,和前世學古文一樣,只要肯死記硬背,沒多大問題。
王行之繼承了前身的記憶,前身熟讀詩書,腹有筆墨,經義問題不大。
很快,王行之接到考題試卷,仔細看了看後發現,試題確實多,三天兩夜一些人不一定能寫完。
看過考卷之後,王行之決定從經義開始。
經義分兩部分,經和義分開來讀,經以四書五經為主。
題目有些像填空題,卷面上出一段,考生補充完整。
這種方式的答題,王行之表示沒壓力。
原主就熟讀四書五經,他重生之後記憶力增強,那些文字就像刻在腦海中一樣。
王行之提筆,在稿紙上試了試筆鋒,而後答題。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這段話出自《論語·為政》。
《論語·為政》涉及孔子“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謀求官職和從政為官的基本原則、學習與思考的關係、孔子本人學習和修養的過程、溫故而知新的學習方法,以及對孝、悌等道德範疇的進一步闡述。
王行之前身熟讀經史,《論語》十二篇自然不會落下,後來王行之在汴梁這段時間也時常鞏固,再加上他穿越後來後,也不知什麼原因,記憶力變得十分強悍,幾乎過目不忘,因此王行之也不用草稿,答題答得飛快。
不過,王行之答得再快,也架不住毛筆字難寫,題目太多,直到當夜子時,他才做完題目。
此時,考場之內燈火通明,一些考生依舊在冥思苦想,奮筆疾書,也有些人在呼呼大睡。
也不知為何,王行之沒有一點瞌睡,反而精神抖擻。
不過卻是餓了,他拿出青竹做的乾糧,放在桌上,悠閒的吃著。
吃完之後,王行之休息了一陣,在座位上舒展了下身體,然後開始答經義中的義。
義是指經書中的義理,相當於後世學習古文時的解析,與經書事實上算是一體。
義理比經還繁瑣,闡明經書義理,在現在已經有不少大儒註釋,你可以結合前賢註釋與自身理解來寫。
王行之前世讀過史書,今生又過目不忘,對於義理還是有一些心得,因此寫起來倒是沒什麼難度。
:()我以官身鎮天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