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陽謀(第1/2 頁)
立於一旁的劉成恩微微眯起雙眼,眼眸深處忽地閃過一抹驚異之色。
需知,在這在場諸人中,若論及誰與王行之交情最篤、往來最為頻繁,那定然非他莫屬。
在劉成恩的印象中,王行之此人絕非良善之輩,雖其才華出眾,令人欽佩有加,但身上總是散發著一種傲然的心氣。
並且,王行之內心深處似乎還隱匿著一股戾氣,狠辣果決的手段,讓人感到膽寒,使人不敢輕易招惹。
然而,此番再度相逢,劉成恩敏銳地覺察到王行之身上發生了一些細微的變化。
往昔那種傲然的心氣和戾氣竟然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一份罕見的平和與沉穩。
這讓劉成恩心中不禁暗暗鬆了一口氣。
如此一來,倒是省去了他一番口舌。
畢竟,他們此行,來到榆中縣,是為了給王行之宣旨。
而聖旨的內容,對王行之來說,卻是不那麼友好。
待王行之行完禮數後,只見劉成恩不慌不忙地抬起右手,緩緩伸入自己的袖口之中摸索須臾。
繼而,一卷明黃色的聖旨被他徐徐取出。
他面上掛著的笑容,對著王行之輕聲言道,
“恭喜狀元郎,此番咱家奉旨前來這榆中縣,乃是專程為您送來聖上的一道聖旨。”
稍作停頓後,劉成恩又接著說明道,
“只是,此道聖旨略有特殊之處,著實不適宜在此處當眾宣讀。
故而,還望狀元郎能夠親自閱覽一番。”
言罷,劉成恩雙手捧著那捲聖旨,遞到了王行之面前。
王行之原本平靜如水的雙眸突然猛地一縮,就好像被一道凌厲的閃電擊中一般,心頭不由自主地湧起一股強烈的不安感。
這種感覺猶如暴風雨即將來臨前那壓抑沉悶的氣氛,讓人感到莫名的恐慌和緊張。
不過,王行之也算是閱歷豐富,經歷過的事情頗多,他深知此時此刻無論自己內心有多少疑慮和擔憂,都絕不能輕易地表露出來。
否則,稍有不慎便可能會給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麻煩甚至災禍。
想到這裡,王行之深吸一口氣,努力平復著內心的波瀾,然後緩緩地彎下腰去,動作優雅而又恭謹。
“謝,官家。”
只見他伸出雙手,小心翼翼地將那份象徵著皇權至高無上的聖旨接了過來。
緊接著,在眾人矚目之下,王行之輕輕地展開了手中的聖旨,彷彿揭開一個神秘而危險的謎底。
隨著他的視線一點點移動,聖旨上那密密麻麻的文字逐漸展現在眼前。
不出所料,正如他先前所預感到的那樣,這份聖旨中的內容對於他而言絕非善類。
原來,趙煦在聖旨中明確下令,要求王行之率領麾下五千名貪狼衛半月內離開蘭州,一路向西挺進,並要在玄英開戰之前成功奪取由吐蕃分裂出去的舊部掌控的湟水縣。
不僅如此,待玄英之戰正式打響後,還要直接攻打倚郭縣,從而從側翼襲擊烏鞘嶺。
雖然表面上看起來,這樣的命令並非是讓王行之去白白送死,但卻是在削弱王行之手中的兵力。
要知道,如今的湟水縣尚處於鼎盛時期,遠非日後被大宋打得殘破不堪的模樣。
此時的湟水縣兵力強盛、戰馬健壯,可謂是堅不可摧。
再者,儘管湟水縣是由那些從吐蕃分裂出來的異族所掌控,但表面上看似乎並無強大的後盾支援。
然而,追根究底,這些異族就算彼此分裂得厲害,他們終究還是吐蕃人啊!
倘若王行之貿然發動進攻,又有誰能保證吐蕃王庭,不會發兵援助。
不僅如此,由西夏控制的倚郭縣與湟水縣緊緊相鄰。
面對這樣的局勢,西夏人自然不可能袖手旁觀、無動於衷。
綜上所述,他唯有采取速戰速決之策,以秋風掃落葉般的凌厲攻勢迅速奪取湟水。
如若不然,一旦陷入持久戰,他必將面臨腹背受敵的困境。
到那時,即便最終能夠攻克湟水,恐怕也會傷亡慘重,得不償失。
然而,王行之心知肚明,這無疑是一場毫不掩飾、明目張膽的陽謀。
那湟水之地雖名為縣城,但據他所知,異族在此處屯駐的兵馬絕對超過三千兵馬。
趙煦命他率軍前去攻打湟水縣,從表面上來看,似乎並沒有任何不妥之處。
畢竟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