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對峙(第2/2 頁)
力出城,同寧易合兵一處。
三衛聯軍近十萬戰兵,鋪天蓋地地朝四萬多突竭斯騎兵壓過去。
突竭斯騎兵不斷北撤。
不久後,他們退到一處盆地的入口處,便不再後撤。
這裡的地形呈葫蘆狀。
兩邊的大山差點在這裡合攏,只留下了一個狹窄的豁口。
典型的易守難攻。
突竭斯人依託地形,據險而守。
楚軍攻了幾次,都沒攻下。
寧易只得下令後撤,就地安營紮寨。
最終,兩軍在豁口前,形成了對峙的局面。
這一對峙,就是十來天。
楚軍背靠平城,糧草補給無憂。
寧易以為,沒有後勤系統的突竭斯人會很快崩潰。
但突竭斯人並沒有。
他們只留一半人扼守豁口,另一半人四處劫掠。
此時正是收穫季節,突竭斯人竟然所得頗豐,足以維持其全軍。
只不過,戰場周邊的百姓算是倒了血黴。
不僅地裡的莊稼成了突竭斯人的馬糧,家中的餘糧也被收走,稍有反抗就被屠戮。
林丹峰身為北梁人,再次找到寧易,懇求他拯救黎民於水火。
按林丹峰的意思,只要十萬大軍全力以赴地強攻,必定可以攻下這個豁口。
但寧易毫不猶豫地拒絕。
他也不想看到此地生靈塗炭。
可他同樣不想拿手下人的命去填這個豁口。
這十萬人裡,一些現在已經是他的忠誠部下,另外一些未來很可能會成為他的忠誠部下。
他們不是不可以死,但不能這樣死。
而且,他此前也下達過堅壁清野的命令。
但下面很多人都心存僥倖,執行得並不徹底。
這怪得了誰?
林丹峰又試探地問:“大將軍進攻馮邑時,那種能拋射火球的投石車呢?”
寧易答道:“那種投石車攻城時有奇效,但野戰中效果有限。”
對方全是騎兵,機動性極強。
為防止對方突襲,楚軍特意在離豁口較遠的地方紮營。
改良後的投石車也夠不著對方營地。
另外,寧易也不想讓突竭斯人看到這種投石車。
這種投石車並沒有多少技術含量,幾乎一看就懂。
要是被蠻族學了去,那就麻煩了,以後中原的城市沒有一座是安全的。
連著兩個建議被否決,林丹峰也不沮喪。
他的目的,其實是第三個建議。
“那請大將軍准許末將回平城,挑一些北梁舊兵,繞到韃子後面,去騷擾韃子。”
寧易皺眉道:“這樣太危險了吧?”
兩邊山上有小路,可以繞到突竭斯人後面,但走不了大部隊。
但小股部隊過去,意義不大。
林丹峰道:“其實不危險。我們熟悉地形,也有百姓支援,打得過就打,打不過撤回山裡就是了。”
寧易眼前一亮。
這不是就是前世抗日時的麻雀戰術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