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百戰百勝!只因我能提前模擬戰爭 > 第224章 我說不行就不行

第224章 我說不行就不行(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穿越隋末,系統降臨人在古代,隨身有座現代都市史上最強駙馬爺從門吏開始光宗耀祖皇帝女兒身,開局欺君犯上重生悍卒:開局官府發媳婦皇后的貼身侍衛嫌我功高震主,我黃袍加身你哭啥?一覺醒來我在龍椅上了四合院:跟大孝子斷親,娶婁曉娥三國:被義父背刺,我反手篡位從小縣令到主宰萬界寒門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遙官明末:懶漢的逆襲人生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

兩人達成協議後,赤日松贊果然帶兵退走。

河西衛所面臨的危機,也算徹底解除了。

寧易給朝廷寫信,通報了這邊的情況。

但他並沒有說和親和開榷場的事情。

他壓根就沒打算兌現承諾。

他只說自己和赤日松贊達成協議。

吐蕃一年之內不會進攻大楚。

西川衛再無後顧之憂,可以全部調往西南方向,去對付南詔。

此時已近年關,但他卻並不急於回京。

他讓鄺風帶著靈武衛騎兵返回靈州,還在路上的靈武衛步兵當然也是原路返回。

但他自己卻留在河西衛整頓軍事。

他一口氣提拔了三個司馬。

功勞最大的唐輝出任左軍司馬。

葉扁舟出任右軍司馬。

中軍司馬則便宜了朱隧。

至於河西衛大提督的位置,他當然是留給了自己。

京城裡的皇帝和朝廷得知河西已被平定後,一天一封信催他回京。

但他卻一點也不著急。

朝廷那幫人純粹是自己嚇唬自己。

眼下最危險的時刻已經過去。

西北這邊的河西衛被徹底平定。

西南邊,隨著西川衛騰出手腳,不說平定南詔,至少應該能穩住局面。

東北方向,隨著左武衛抵達戰場,加上之前到達的燕山衛,局面已經穩住了。

至於海外的三佛齊等地,大楚實在管不了。

總之,現在根本不需要他回京城“主持大局”。

有沒有他,局面都崩不了。

反倒是河西,這裡剛遭逢大變,人心不穩。

三個新上任的司馬能不能服眾,也是個問題。

他乾脆不理朝廷的召喚,就留在河西過了個年。

年後,眼見河西局勢穩定,他這才告別眾人,返回京城。

等他回到京城後,已經是二月初了。

此前的上元節,京城官民都沒好好過。

今年大楚四海不寧,再加上上元節這天正好是先帝的忌日。

皇帝下旨,禁止大擺宴席,飲酒作樂,連花燈都不讓放。

但寧易回京的這一天,皇帝卻特發恩旨,准許京城百姓歡慶一天。

京城百姓憋得狠了,這一天狠狠地釋放出來,竟比往年的上元節那天都熱鬧。

但寧易是無福感受。

他回京就奔波在軍校、兵部、政事堂之間。

等所有的事情都忙得差不多了後,他和兩位宰相以及老丈人,又被皇帝叫去了皇宮。

在這裡,他才把赤日松讚的三個條件說了出來。

沒想到,兩位宰相居然都傾向於答應。

他們認為,和親之舉自古就有之,榷場也利國利民。

至於西域,更是和大楚沒關係。

相反,西域有幾個小國,此前對大楚很是不敬。

吐蕃人去教訓他們,大楚還求之不得呢!

見寧易臉色不虞,湯銘賢勸道:“寧太保擔心的,無外乎吐蕃得到生鐵、糧食、書籍、工匠等,會更加壯大難以馴服。但這其中的細微之處,其實都是可以做文章的。”

劉尚奇幫腔道:“比如糧食,我們可以煮熟了賣給他們,工匠、書籍也可以找些普普通通的送過去。”

但寧易對此嗤之以鼻。

赤日松贊可是個中原通。

這些花招估計糊弄不了他。

就算能糊弄過去,那些煮熟的糧食、普通的工匠就沒有價值嗎?

這依然是資敵,只是程度輕些而已。

劉尚奇又說:“大楚和突竭斯已然是不死不休的死敵,眼下又多了東胡和南詔。要是再多個吐蕃,那大楚就真的四面皆敵了。”

“四面皆敵又如何?”寧易道:“大楚佔據最富饒的中原,本來就和四周的蠻夷好不了,他們註定會是大楚的敵人,包括吐蕃。”

見兩人還要勸,他冷著臉大聲說:“兩位別再說了!要說也等我死了之後再說!”

這話說得太重了。

兩位宰相不敢再勸,都拿眼去看沈望山。

但沈望山低著頭,裝作沒看見。

他已經摸清了女婿的脾氣。

自己的女婿平時很好說話,但一旦認準了的事情,就是他勸也沒用。

這時候皇帝發話

目錄
屬於我的時代鬼眼道士非機械式悸動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