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召喚神雷(第1/2 頁)
剛到夏州的第一天,寧易就發現,這夏州城居然沒有護城河。
程硯告訴他,這裡乾旱少雨,就算挖了護城河,也存不下來水。
那這樣的話,事情就好辦了。
此前進攻馮邑時,寧易曾嘗試過穴攻的方式,但效果不盡如人意。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馮邑有條護城河。
為了繞過這條護城河,他只能拼命把地道往下挖,結果增加了巨大的作業量。
但在這夏州城下,他就不用挖那麼深了。
而且,京城卞莊的火藥研發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改良後的黑火藥威力更大,而且產量也有了提升。
前不久,軍器監給他送來了十幾大袋火藥。
炸掉一面城牆都應該足夠了。
這裡氣候又幹燥,正適合火藥發揮作用。
他乾脆叫停了所有的攻城行動,一門心思地挖起了地道,而且變著花樣地挖地道。
左武衛、平晉衛還有隻兩個軍的燕山衛,每個衛負責挖一條地道。
方案自己定,人員自己選,他只要結果,不問過程。
誰先挖到城牆下面,誰就是頭功,重重有賞。
他這話一出,下面的人立馬像打了雞血一樣。
本來大家就誰也不服誰。
除了名聲在外的西川衛外,各衛都自認為自己天下第一。
只不過,現在大家都在太保的鍋裡攪勺,不好意思明著爭高低。
既然現在太保發話了,可以明著別苗頭,搶風頭,那何樂而不為?
就連攏右衛右軍也眼熱,跑到寧易面前軟磨硬泡,最後搞到了一個參賽名額。
四個衛衛對於這個專案都非常重視,都派出了自己的精兵強將,全身心投入到挖地道這項事業中來。
在左武衛到來之前,平晉衛是圍攻夏州的絕對主力,營中的人力和器械是最充足的。
寧易上午在會上放出話來,這幫人中午就開始挖了,著實搶了個先機。
其他三衛趕緊跟上。
燕山衛左右兩軍經過商議,決定實行兩班倒。
白天左軍挖,晚上右軍挖。
其他三衛一看,也有樣學樣,日夜不停。
左武衛是最後一個動手的。
但他們藝高人大膽,竟選擇在城外六百米的地方開始挖。
要知道,這個時代床弩的有效射程,差不多就是五百米左右。
六百米這個距離,其實並不完全保險。
但左武衛就是這麼做了,並很快引起了其他三衛的效仿。
三衛紛紛放棄挖好的入口,重新選擇從更近的距離開始挖。
攏右衛右軍甚至打算,掐著五百米這個極限距離開始。
寧易緊急出手,叫停了各衛的進一步內卷。
他規定六百米就是最後的底線,否則就是犯規,會被取消資格。
這之後,各衛的競爭才開始進入良性階段。
他又將各衛的機動力量組織起來,密切監視夏州城,防備對方出城偷營,或損毀地道。
還好,王建自知力量對比懸殊,寧易的名氣又大得嚇人。
他幾經斟酌,最後還是放棄了出城騷擾的想法。
一開始,城外聯軍的陣勢把他嚇了一跳。
等得知聯軍是在挖地道後,他反而放下心來。
穴攻並不是什麼新玩意。
對付穴攻的方法也是現成的。
他命人貼著城牆根挖洞。
每隔一丈挖一個。
洞底放上陶缸,缸口蒙上薄牛皮。
他從城裡選出一些聽力敏銳的人,讓這些天待在洞底,時刻偵聽動靜。
只要偵聽到了地道的具體方位,破解的辦法簡單得很。
就是反向挖穿地道,再火攻煙燻,或者乾脆派人殺進去,將對方趕出地道,然後將地道加以損毀就行。
十天之後,第一條地道挖到城牆邊。
寧易沒想到,拔得頭籌的竟然是攏右衛右軍。
攏右衛右軍人數雖少,但其將領們卻和王建等人不共戴天。
軍司馬程硯親自赤膊上陣,和普通士兵一起擔土。
此舉極大地鼓舞了士兵的鬥志。
攏右衛右軍士兵個個不遺餘力,以一當十,以無可爭議的優勢,第一個抵達城牆之下。
攏右衛右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