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送王子和親(第2/4 頁)
上此位,便是先例!”
“朝堂女官,便是先例!”
“讓王子和親,亦可是先例!”】
北宋,汴梁。
“這有什麼不對嗎?”
“打個比方,相當於你有個兒子,還是獨子,把他送去做上門女婿。”
“啊?”
“那我死後,我的財產不都成親家的了?”
平民在類比,士子們在吐槽。
“還架空,不就是武則天的武周。”
“文成公主都出來了,肯定是武周啊。”
“後人弄這劇情是喜歡武則天,還是討厭武則天呢?”
“後人推崇男女平等,應該是想誇她吧?”
“這也叫誇?”
“這得腦子多……”士子一拍腦門,想起後人的形容詞:“得多弱智,才能想出這種劇情。”
燒餅攤。
老者看見天幕裡的對話,一口燒餅梗在喉嚨,小夥連忙遞上一碗水。
“咳……咳……”
“哈哈,哈哈。”
“老人家,您又笑什麼?”
“我笑那司馬君實的《資治通鑑》都編不出如此離譜的劇情。”
眾所周知,宋黑唐是傳統,最開始只是抨擊藩鎮政策。
到後來,李淵、李世民、李治、武則天、李隆基成了最大受害者。
很多事例,《舊唐書》沒有,北宋修《新唐書》的時候就突然有了。
而到了南宋,隨著某種觀念的流行,新舊唐書都未曾記載的事例,又突然迸發出來。
老者笑的不是司馬光,笑的是這大宋。
矯枉過正,修史書修的模樣,就像這後人瞎編的劇情一樣,一眼就被人看穿。
不過這些史官還略微有點節操、稍顯聰明,沒有編出如此離譜的劇情。
武周時期。
當事人看到此段劇情,更是扶額苦笑。
武皇用手指點了點太陽穴,對身旁人詢問道:“婉兒,你說後人是不是腦子……”
上官婉兒捂嘴偷笑,解釋道:“後人許是好心辦了壞事。”
“當年,突厥求婚,先想嫁顯兒,又想嫁旦兒,朕最後只是將本家侄孫嫁了過去。”
“為此,其寫了檄文,列舉了朕的五大罪狀,起兵伐我。”
“臨淄王,若是朕送李家兒郎去,可會有這場禍事?”
李旦輕輕扯了扯李隆基的衣袖,讓他悠著點,別再像昨日一樣,什麼大實話都往外面說。
天威難測,昨日實言,陛下歡喜,並不代表今日實言,陛下也會歡喜。
但李隆基起身,躬身行禮,出口便嚇得老父親心驚膽顫。
“陛下,只怕禍事更大。”
武則天饒有興致的問道:“為何?”
“若送李家兒郎前去,突厥手握大義名分,只怕會南下擒龍,改周為唐!”
“兒臣有罪。”
李旦連忙起身,拉著李隆基一起跪下請罪。
看著李旦哆哆嗦嗦的模樣,武則天嘆息一聲問道:“一個膽大,一個膽小,任誰都不相信你們是父子。”
“旭輪,今日是家宴。”
“起身吧,隨朕一同看看這評論區究竟會如何評價。”
李旦聽著這個很遙遠的名字,淚花在眼眶打轉,謝恩起身。
評論區:
〖“文化工作者要有文化”這句話含金量還在不斷提升。〗
〖武則天都不敢送李姓的和親。〗
〖胡人也不傻,一看送來的是姓武的,立馬退貨。〗
〖王子:愛你老媽,玄武門見!〗
〖可汗:古話說得好,一個女婿半個兒。〗
〖可汗:賢婿,草原可不比中原,天氣涼,多加件衣服。〗
〖人是上午去的,討賊檄文是中午寫的
,下午就奉天靖難。〗
〖奉天靖難還有反對派,這波叫匡扶大唐。〗
〖彌補了匈奴無法以真命天子南擒偽帝的空白。〗
〖同時解決皇子無兵、突厥無名的兩大難題。〗
〖五胡亂華最開始的匈奴人劉淵只是劉邦送出去的公主的後代,就敢改姓劉逐鹿中原,你這送王子???〗
〖剛到草原就打起殺妖女的名號南下,而且可能裡面還有人給他們開門。〗
〖第一代女帝不可能讓全部人臣服,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