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青天之冤案(17)(第2/3 頁)
你知道的事!”
壯漢眼中閃過一絲慌亂,但很快恢復冷靜:“我只是聽說,不要惹我!”
就在此時,包拯也走了過來,鎮定自若地道:“這裡是汴京,不容藏匿奸詐之人。”
壯漢見包拯失去了上風,顯得越發焦躁:“包大人,你想要什麼?我與此案無關!”
“如果真無關,何妨與我們說說你的不在場證明?”包拯冷靜地說,眼中透著不容忽視的威嚴。
一時,壯漢面露恐懼,顯然不願意被追問。
“你意圖想做什麼?難道是想讓我幫你掩蓋?”展昭抬手一揖:“別想輕易逃脫。”
案件的線索在這一瞬間似乎變得更加撲朔迷離。壯漢能夠殺害柳若月的可能性,不禁讓眾人心中打上了一道問號。
包拯沒有放鬆,跟著壯漢徑直走向後院,打算一探究竟。然而,在一處暗角,壯漢丟下他,暫時逃脫,留下的是一捆紙張。
“快,追!”展昭怒喝,衝出半步,但為時已晚,壯漢竟是消失在夜色中。
“可惡!”包拯握緊拳頭,心中無比鬱悶:“此次他留給我們的,是一份可疑的證據!”
這捆紙張上,赫然寫著數筆密密麻麻的文字,宛如是某種邪教的儀式。馬漢將其一一辨認,眉頭愈發皺緊:“這些文辭似乎與柳家小姐的詞作有關。”
“難道嫉妒她的人不僅僅是這個男人,另有其人?”包拯心中閃爍,意識到了事情的複雜性。
夜深人靜,反思間,包拯做出決定,此次不再止步於表面線索。他今天務必探查清楚柳家小姐遭害的背後真相。
次日清晨,包拯將眾人召回,考慮著從柳家周圍入手以尋找更多線索。因而聚集在柳家門前,試圖搜查任何可疑跡象。
“或許我們可以看看柳小姐曾經的好友、戀人是否有影響。”公孫述提議道。
“更應盯著她最近創作的詞作,可能與她的競爭者有關!”展昭慨然道。
柳老爺見眾人如此反覆無常,面露不安之色,心想著:“這究竟是此案的虎口,還是進一步的探查呢?”
包拯的心思縝密,且記得之前梅蘭提到的陌生男子,正好暗合著案子的複雜性。
“若月與誰有過密切交往,是否需再探一探?”他臉上流露出堅定的表情,決心在此時解開復雜的結。
經歷了一輪深入的詢問,發現柳若月十分嚴謹,她在歌詞中寫下了一句:“浮雲聚散隨意。”似乎它暗藏著更大的意義。
包拯不禁陷入思索:“浮雲聚散,是否象徵著她的一些情感糾葛?”
正當眾人陷入思索之際,柳家傳來了兇手的訊息,原來柳家附近有一位少女曾與柳若月有過激烈的爭執,名為蘇桃,正是當晚對若月有所觸碰的人。
“快,去查!”趕忙出動,前往蘇桃的住所,直逼她進行問詢。
蘇桃神情慌張,面對包拯的審問:“我並不想傷害她,雖說我們有過誤會,但我絕無此意!”
包拯見她目中有淚,心中微微動搖:“你與她的誤會何在?”
“她為何而創作,引來眾人讚譽讓我心中不忿,竟在酒肆爭吵,於是各不相讓。”蘇桃流下了兩行清淚,似是受到壓迫,顯得愈加悲傷。
這回,包拯看到的是爭執,卻非是殺意。此事未免應當更加細緻地調查。
“我留心你襲擊她,僅憑這為極,但你可曾見過她旁人?例外更需告知!”包拯繼續施壓,意圖查清真相。
然而在更深入的審訊中,卻驚人得知了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徐伯,柳家附近的賊匪,竟流傳若月情義的傳言,並曾以此動機意圖找尋柳若月,此事惡性而發。
經過不斷的細緻與追蹤,徐伯最終成了包拯審問的關鍵人物。
“難道你就不知曉對她的情意?”包拯直接問。
“我當要再謝那神秘傷疤的男子鬼魅,若偏與賊匪聯手,妒意則互生……”徐伯滿臉惶恐,似乎解釋著他在此事中的錯“我未曾親身參與,然若知情可否曉我?”
不久,隨著對俠客的深入應對,最終包拯在徐伯口中識破了一名流竄於市的高人之名,並對柳若月有長久的執念。
“傷疤男子還有一個同夥。”展昭插嘴道,“可能是對她有所怨念的另一人,文士與剛才的蒙面賊的身份,早晚在這群人之上。”
包拯果然對此更加清晰,“隨著線索進一步確認,何不直接探查另一位與柳小姐相交頗多的卞甘再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