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144(第2/2 頁)
一些。
此次出海的大臣一份功勞定是少不了,平郡王還未歸京,平郡王府已經赤手可熱了,完全是一夜翻了身,平郡王府皇親國戚中存在感極低,平郡王年幼喪父,平郡王今年也才不過二十七八,願意出海亦是帶著賭的意味。
竟是被他賭對了,聖上極有可能給平郡王升個爵位,不知多少人眼紅不已。
世人皆是如此,不願意冒險,卻豔羨那些冒著風險滿載而歸的人,“早知道”三個字就是最大的悔恨。
五十幾兩白銀一箱一箱地往國庫中運,戶部花了五天清點完畢,登記入庫,國庫一下子就充盈了。
平郡王回京後,述職完畢後,立即給沈陵送了一份厚禮以表歉意,先前船隊未歸時,平郡王府的家眷對沈陵破頗有意見,如今他平安歸來,自是沒了意見,平郡王除了賠禮道歉,亦是想同沈陵打好關係。
平郡王的賞賜也下來了,從郡王升為親王,賜安字,安親王一躍成為京中新規,還有一道前去的劉將軍,賜了侯爵,其他的大人都升了官職。
出海並非沒有風險,死傷肯定是有的,但高層的官員基本上都平安歸來了。
跟隨出海的商隊至少賺了五倍的利潤,之前不願意跟著出海的悔得腸子都青了,紛紛打探有沒有第二次出海。
商人會走官員的門路,沈陵就收到不少商人的拜帖,江南一帶尤為多,沈陵倒是希望他們多走走其他官員的門路,越多人願意,第二次出海怕是也快的。
壓在製造業頭上的大山再也沒有了,此次最賺錢的就是織造,而且布匹輕薄,絲織品的價格非常高。織造也是最容易做外貿的,其次便是瓷器與茶葉、香料。
今年沈全和方氏就出孝期了,沈陵讓沈世沐去接他們,他有些遺憾地想,如果開通海上航線就好了,海船快不說,走海路肯定比河流順暢,到最近的海岸然後再換水路或是陸路。
朝廷忙著接待外使,這回語言不通真是令鴻臚寺很是為難,船隊當時是找了臨近國家懂這些國家語言的人做兩邊翻譯。
湯鳴則忙得暈頭轉向,他聽不懂人家的話,人家聽不懂他的話,怎麼辦,總得有一方學啊!
這個時候就沒工部多少事情,沈陵也能做一些整理,他讓安親王關注的一些事情,安親王大部分都做到了,臺灣島基本上已經被佔領了,他們在海上也遇到了海盜,主要是倭寇,但他們人多船大,不敢來犯。
沈陵還是覺得要加強一下武器,日後在海上遇到的情況只會更多,這一回是安全的,難保以後都是如此。
文啟盛和胡文非都中了進士,文啟盛運氣好,碰上這道策論題,沈陵經常會和文平昌討論,他也聽了不少,他的名次靠前,二甲第十,胡文非差一點就跌到同進士。
胡文非對他的崇敬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出來,相處中,沈陵覺得胡文非算是個實幹派,倒也有幾分欣賞,他本就比較欣賞少說話多做事的人,胡文非從考上秀才到中進士,也就在十一二年裡頭,開竅之後,如有神助,也是有運氣加成的。
文啟盛還年輕,自然是要考中樞院。胡文非準備先外放,他是個通透的,他根基不穩,家中資財也不多,來了京城反倒過得艱難,不如先外放積攢人脈,做出點政績。
六月份,沈全和方氏被接回了京城,沈陵總覺得他們又蒼老了幾分,沈全和方氏惦念兒子,他們就這一個兒子,雖然建康府是老家,可兒孫不在身邊,終歸是差了什麼。
沈陵在改造新宅子的時候為他們預留了一大片土地,隨他們想種什麼,他們這個年紀了,沈陵就擔心他們在京城無趣。
京城中的外邦人多了,出海帶回來的舶來品聖上收入國庫之外,賞賜了不少大臣,出海的幾位大人私下裡也沒少斂財,但聖上也不在意,畢竟五十多萬兩銀子入庫了,他們私下裡拿個幾百兩算什麼。
沈世沐倒是很喜歡研究這些舶來品,他跟著湯鳴則見了不少外邦人,他倒是有語言天賦,竟是被他學會了兩門外語。
第一次出海的成功,讓原本反駁的那些人都無話可說了,朝中甚至開始提議第二次出海了,沈陵能夠感覺聖上的意動,誰能抵擋真金白銀的誘惑,還是別的國家的。
很快,聖上便宣佈明年準備第二次出海,並且增加商隊,一時間全國的商人都向京城湧來。
左尚書向他透露:“孝原,聖上極有可能新設商貿部,放在六部名下亦或是單獨分立還未知,你可有意願?”如遇斷更,未更新,可到新站(天閱小說網)檢視最新內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