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庸碌(第1/2 頁)
春日,早上八點,醒來看了窗簾一眼,外面已經大亮了。起還是不起,糾結。繼續睡,閉著眼睛,可頭腦越清明,唉,還是起吧,這樣躺著也不是事,今天還得去上班。
劉振東,西部小縣城小事業單位小工人。上學,考學,透過關係和所謂的學歷分到了這個單位。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有些單位還是可以分的,他父母用積攢多年的存款和五百年前是一家的人脈,為他謀了這個工作,相比於和他一同上高中的大多數同學依舊在田地裡刨食,他覺得自己算是人生贏家了,老老實實上班,就已足夠。小時候,在經歷過幾次劉振東認為是預兆的夢境後,總感覺上天會給自己安排拯救蒼生的大業,那些夢是那樣真實,如果醒來還想繼續,也可以接上。
劉振東的父母是縣城郊外的普通農民,但很少種地,因為地少。劉振東小時候父母就騎腳踏車到五公里的縣城擺攤。那時候,縣城也有逢集,劉振東記得是三六九,劉是農曆逢初三,初六,初九,十三,十六,十九,二十三,二十六,二十九。主要賣各類山貨,什麼背篼,鐵鍬,農具,農藥,反正是種與農民生產生活有關的東西。那時,不管是附近的農人,還是離縣城幾十裡遠的村子,都愛到縣城裡買。一是覺得縣城的東西質量好,二是也能順便逛逛縣城,有錢的還可以在縣城下下館子。這樣,劉家的生意還可以,與其他純依靠田地生存的同齡人,劉振東的家境不錯,算得上是富漢家,當然比不了開放之初有能耐的萬元戶。大約是上初中的時候,劉家在城裡租了鋪面,週一到週六,劉振東的父親晚上在鋪子裡住,白天和母親換班跑。劉振東只有在週日跟去縣城在鋪子裡待上一天或半天。
小時候,安逸,按部就班的學習生活使劉振東很是滿足,但腦瓜裡卻想著有一天大顯身手,驚豔於眾人,總覺得自己不是凡俗之生,來到這個世間,應該有自己或幾代人的宿命。打小劉振東就喜歡歷史,包括歷史人物,歷史事件,上中學時還好一陣研究,可最終都只是一知半解,只浮於皮毛。家裡沒書,那時圖書館還不健全,網路更沒有,電視這類節目少得可憐,還都是大眾知曉的,沒意義。
好在那時人們休閒的主要方式就是閒諞,男人們聚在一起,大都諞女人或男女之事,但發現有小孩聽,就諞天文,地理,鬼怪,人物傳記等各種野史,這些野史有歷朝皇帝大臣的,有地方民生的。劉振東最愛聽了,聽的過程中發覺好些與大的歷史人物事件基本能對上,這讓劉振東很欣喜。在莊子口有個臺子,只要農人們閒下來,就會聚在那兒諞,只要是歷史類的,劉振東聽的很是入迷,也全部記在心裡。慢慢地,劉振東把研究的方向確定在自己所在的西部。他覺得,這是一片有傳說,有故事,有賡續的地方,值得探索,說不定能改寫歷史或挖掘未知。
上學期間如此高高低低的讀完初中,勉強上了城郊的高中,又上了水利的大專,放在九十年代,算是功成名就了。大專畢業,趕上九十年代末,還可以分配工作,但得託關係,而且要很大的關係。劉振東的父母這時已在城裡算是立住了腳,買了自己的鋪面,雖然沒在城中心,但好歹是城裡的鋪子。在城裡做了多年的生意,劉父劉母也學會了結交人脈,廣交朋友,對於兒子的工作,劉父本著五百年前是一家的理念,兜兜轉轉纏上了當時縣裡的某個班子的二把手,二把手在酒桌上,那是表爸表爸的叫著劉父,很是親熱熟絡。可第二天劉父找到辦公室,二把手就像便秘了一樣,顯得很難做。兩次後,劉父在明白人的指點下,去了二把手家裡一趟,送去了豬肉,胡麻油,還有很厚的一沓子。沒過一個周,劉振東的工作安排下來了,和預想的差不多,和自己家相對的城郊南面的一個水管所,看守巡查水路和水泵房。
那時農村沒有自來水,城裡面有自來水公司,九十年代已經將管線延伸到了城郊。在當時,不管什麼單位什麼工作,管理是凌駕於服務上的,工作很清閒,不過不到換班時不好無故脫崗。好在劉振東隨遇而安,喜獨處,朋友聚會喝酒打牌,對於劉振東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好像沒朋友,幾乎沒社交。單位幾個同事,處的介於朋友和同事之間,同學中,大部門連個大專沒考上,繼續子承父業,面朝黃土,也就不愛和吃皇糧的有過多交集。這樣也好,劉振東想著到時守著這份清寧,多讀點書,想著有朝一日厚積薄發,一躍沖天。可書本讀兩頁放下,讀兩頁放下,最後自己說服自己,先別讀了,等心完全靜下來了再讀。
此後,劉振東要麼是聽水管所附近莊子的閒人閒諞,偶爾自己也說些認為他們不知道的野史,在別人投來關注的目光時,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