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倒賣(第2/2 頁)
收拾差不多後,三人坐一起繼續喝茶。劉振東焦急的問:“說一下東西情況怎樣?”
王曉茹慢慢的說:“我先到市裡的文物市場轉了轉,拿著照片問了一些老闆,都說是古東西,價值不好估,得見東西。後來我又去了省裡的文物市場,說法基本一樣。”
“那你讓他們看東西了沒有?”劉振東擔心的問。
王曉茹說:“怎麼看,敢讓看嗎?我問去時都戴著口罩墨鏡,生怕人認出來。”
劉振東問:“那怎麼辦?要賣出去還不能惹出麻煩。”
王曉茹又說:“彆著急,還沒說完。在省裡,有一個地攤販說了一個辦法。”“什麼辦法?”劉振東急了。
王曉茹說:“那地攤販說,我的東西如果是土裡出來的,那沒人敢要,只有到長安省的地下文物市場才可能賣出去,而且安全一些。因為長安是文物大省,買的,賣的人也多,好出手,都是現金交易。”
劉振東一聽麻煩了,去長安,雖不太遠,但畢竟外省,還是去倒賣地下之物,風險有些大。
“所以來跟你們商量,去還是不去,我一個人肯定不行,還是個女的,被人騙了搶了你們會說我黑了東西黑了錢,我可不落那個名聲。”王曉茹像不滿劉振東,說著。
“這樣吧,咱們去,開弓沒有回頭箭,已經到這個地步了,不去,以後沒辦法再行動。咱們都去,既領應德轉一下,又把東西處理了。你看行不行?”劉振東問王曉茹。
王曉茹說:“我回去後仔細看了那些東西,那個杆子是個旱菸杆,銅製的,上面套的隔熱的木頭還是什麼東西應該是化了,煙桿嘴像瑪瑙或玉。點燈的小碗碟是瓷的,很精緻。我也是這麼想的,咱們不能全出了,留下一件或兩件,一是留點保底的,二是都出會引來麻煩。”
“對,那留什麼出什麼,還有咱們在馬王城的銅錢呢?出不出?”劉振東問道。
“銅錢是咱們的活命之物,你敢賣?你不怕馬王把你再叫去?”王曉茹眼睛立起來說。
王曉茹又說:“銅錢是咱們的命物,要儲存好,誰都別丟了,以後行動隨身帶著,應德,記住了沒有?”
應德回答道:“記住了,找個牢實的繩子戴脖子上,不丟。”
劉振東也點點頭。
王曉茹說:“第一次,咱們試著出,我想只能帶煙桿,咱們這塊老輩們抽旱菸用煙桿的多,就說傳下來的,這樣會好些,等摸清門路後,把瓷碗再打聽。劉哥,你覺得呢?”
劉振東一聽,考慮的很全面,也很穩妥。讓劉振東一度覺得王曉茹以前是不是倒賣過這些地下文物。
不管了,目前只能這樣了。要不劉振東心裡不得勁,用人家王曉茹的錢住院的,現在沒還,總感覺欠女人的錢難為情。
“那咱們訂票,儘快出發吧。”劉振東說。
王曉茹說:“不能坐火車,過安檢會引來沒必要的麻煩,再說如果東西出手了,咱們得儘快離開,大量現金坐火車不安全,而且有時沒票咱們也不敢等。”
劉振東一聽徹底佩服,這個女人心思如此縝密,是在公門學的還是本身就是個倒賣高手?劉振東懶得想,只要不害自己和應德就行。
“以後我和應德出力,你給咱們善後,我倆的智商加起來沒你一半高,弄不了這些。”劉振東酸酸的說。
王曉茹客氣了一下說:“咱們一起商量著來。我還有個事需要和你們商量,我有個同學是學歷史的,研究生快畢業了,要寫論文沒有真實的素材,網上的資料雷同性高,我想以東德王的名義給他提供一下,你們看能行不?”
劉振東問:“男同學?談物件?”
王曉茹說:“男的,沒談物件,人家結婚了。”
劉振東又問:“那你圖什麼?”
王曉茹說:“咱們對歷史方面的知識幾乎是空白,這次是運氣,下次呢?我這同學主修西夏史,歷史上西夏可包括咱們這裡。我想以後有什麼可以向他請教諮詢,當然是以我好朋友東德王的名義,我只是牽線搭橋的,我可不想在同學間傳聞我在盜墓,那樣我家裡人會罵死,單位上也沒法待了。”
劉振東想了想說:“看來你已經決定了,我也同意。咱們怎麼去長安,什麼時間去?”
“明天,開我車快些。你們在這兒等我。”王曉茹安排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