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幽州返還大宋,提上日程(第1/2 頁)
金人的使團很快又帶著使命來到了大宋的都城東京城。
汴河兩岸楊柳依依,河水清澈,遊船穿梭其間,形成一幅“汴水春色”的美景。
街道上商鋪林立,攤販叫賣聲不絕於耳。
完顏昌走在大街上,這一次沒有百姓再次對著他們扔石頭,自從知道這些金人是來求和割地的訊息。
宋朝的百姓,對待他們也核善了很多,最起碼錶面是這樣的。
很快,兩邊的使團在驛站見了面,進行了友好的交流和溝通。
金人在還沒有談妥的情況下,已經賠了白銀二十兩,因為他們已經摔壞了五個茶盞。
按照市場價格的五倍價格進行了賠償,自從掏了賠償金以後,雙方開始了互拍桌子的談判方式。
搞得經過的東京百姓,以為驛站正在維修新的傢俱。
經過了三天,雙方艱苦卓絕的談判,終於擬出了草稿,等待大宋皇帝過目。
一是將幽州交還給宋朝,城中的百姓一併交還,不能北遷。
二是大宋冊封西夏王,金人不得進攻西夏的國土。
三是金朝與宋朝停戰,雙方開通互市,互相貿易。
四是金人與宋人永不開戰。
看到以上的條款,趙元不禁笑了笑,在一切的勢力的面前,所有的條約都如同一張廢紙。
但是這個條約對宋朝有利的時候,趙元倒是不介意籤一份。
畢竟,他和完顏吳乞買都明白,這個永不開戰就是痴人說夢。
雙方都恨不得現在弄死對方,由於金人要平息朝內的各方派系,而宋朝則是要等待新式的火槍火炮,不斷的改良和實驗。
現在雙方缺的都是時間,畢竟趙元的遠洋的船隊從遙遠的南美洲回來也是需要時間。
在明州等幾個地方的造船廠,造出戰艦也是需要時間,估計金人打死也不會想到,等待他們的將會是一種什麼樣的結局。
很快,兩國商量的條款,也回到了金國的上京,自從知道西夏發生兵變了以後,完顏吳乞買是更加的寢食難安。
並不是西夏能對金人造成什麼的威脅,而是完顏吳乞買害怕,金朝的反對勢力有樣學樣,給他也整這麼一出。
現在金人的局勢也不是很好,朝中內鬥,在蒙古方面,各個部落完全沒有像對待遼國一樣,將他們最好的戰馬賣給金人。
反而在遼國敗將的慫恿下,竟然還想與金人為敵。
高麗人則是不斷的向他們求援,說是宋人在他們的土地上為非作歹,希望金人能多派兵支援。
完顏吳乞買以為,現在的大宋還不想吞掉高麗,就是不停的騷擾而已。
畢竟高麗人牆頭草,兩邊倒的性格,金人要是十分的厭惡。
看著手中完顏昌從東京發回的條款,完顏吳乞買帶著詢問的目光看著身邊的宇文虛中。
這裡面最瞭解大宋的還是這些宋朝的降將和文臣。
“宇文大人,你對這件事怎麼看?”
“稟陛下,既然我們是真的想跟宋人和談,一個小小的幽州我們還是給的起的,原來的時候我們不是也曾經給過他們。”
完顏吳乞買點了點頭,他也認為把幽州送給宋人,也不是什麼很大的問題,畢竟原來的時候童貫就曾經花錢買過。
但是到了最後還不是被金人拿了回來。
而且幽州的百姓現在對宋人的歸屬感,並不是很強。
在童貫率領宋軍攻打幽州的時候,當時他就對跟隨他出徵的將士說過。
幽州的百姓也是大宋的子民,只要我們去了,那些百姓就會歡迎我們。
我們只要堅守陣地,等待百姓迎接我們就行。
當時就有人提醒他,幽州的百姓已經歸順遼國已經百年有餘,即便是漢人,現在對中原都是十分的陌生,更不用說歸順宋軍了。
其實,曾經幽州的百姓對宋朝還是有很強的歸屬感,在979年,宋太宗趙光義也率軍攻打幽州。
在宋太宗到達幽州之後,有不少的百姓將潰敗的遼人的戰馬獻給宋軍,並且給宋軍提供情報,物資,或者直接作為嚮導參加戰鬥。
但是宋太宗在大好的形勢下,兵敗高粱河,成就了一代高粱車神的美名。
導致幽州的百姓迴歸中原的願望落空。
經過年的忍耐和謀劃,宋太宗又一次派軍分三路,攻打幽州,結果東路的宋軍慘敗,導致全軍功虧一簣。
正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