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德不匹配的一代才子(第2/2 頁)
就行了。
畢竟這可是用宋欽宗的名義寫的,將來史書上都會算在自己的頭上。
但是孫覿沒有推辭,很快就寫成了,非常過分地貶損宋朝,來向金人獻媚。
而且詞句精美,像事先已經寫成似的。
完全超出了金人的預期,超額完成了任務,把自己的文采發揮的淋漓盡致。
金人大喜,把從宋朝皇宮中搶來的宮女賞給他,他也不推辭。
後來,還有一個小傳言,說是孫覿還常常以此為榮,對別人說道。
“個人的力量怎麼能戰勝上天的安排,所有的災禍都是上天的安排,自古以來對抗上天的安排的都是失敗的多,成功的少,而且還吃力不討好。”
當時,有個朝臣諷刺他說道。
“可是你在金營裡面順應天時也太過分了,能夠健康長壽也是真的應該啊!”
後來聽聞此事的人,都感覺罵的十分的痛快。
其實,靖康之恥這件事情,皇帝怯懦無能而投降的這口萬斤大黑鍋甩給了一些人,其中,孫覿是背鍋背的最多一個。
所以,孫覿也是有苦說不出,不但當時不能說,也不能寫出任何文字來訴說,這可苦了他了。
後來宋高宗建炎初年,被貶到陝州;緊接又貶到嶺外。
但是這傢伙心理素質極好,幾經起落,沒有自暴自棄。
後來又被朝廷啟用,最後活到了八十六歲,因為靖康時代人物都死得差不多了。
只有他還活著,宋孝宗讓他修史,這傢伙竟然公報私仇,對自己不喜歡的人都打架汙衊,新增了不少的不實之詞。
結果,洪邁主持修編《國史》,不加辨別,把他的話全部記在了《欽宗實錄》之中。
後來,朱熹和別人談及此事,總是很氣憤,說小人千萬不能讓他來執筆寫史。
東京城,文德殿。
趙元看著皇城司送上來的情報,孫覿這小子竟然又貪汙了。
至於為什麼說又,因為這小子跟蘇軾被貶一樣,是一個慣犯,但是這次他很不幸的落在皇城司的手中。
在趙元當政的這個大宋,沒有給孫覿這個機會寫降書,但是這小子也挺會搶戲啊。
而且趙元看著貪汙金額,也是有點哭笑不得。
上一次貪汙了60文銅錢去買酒喝,這次出息了,貪汙了二十兩。
至於上次為什麼事發,是因為酒錢沒有給夠,被人舉報了。
後來一查,連原來的六十文也是在官府賬上拿的,賬都沒有來的及平。
“來人把孫覿給我從臨安給我拎回來!”
這次趙元倒是想問問,他拿著二十白銀去幹什麼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