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心靈雞湯(第1/3 頁)
張天浩走上主席臺,看到一把椅子、茶桌和話筒,他微微一笑,坐了下來。
臺下一片寂靜,只能聽到翻筆記本的聲音。
他泡好茶,聞了聞,是玉泉山的甜水,味道正好。
“我這個人喜歡直來直去,不喜歡拐彎抹角,那種暗示性的話語對我來說毫無意義。
做人就應該坦坦蕩蕩,不要想太多,想得太多,你就會失去太多。
做人要清清白白,乾乾淨淨,出淤泥而不染。”
張天浩的講話開始了,不僅廠裡的人能聽到,連部委甚至故宮四合院的人都能聽到,因為他們把講話連到了收音機的波段。
“不要給我講什麼‘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我只希望你們在自己吃飽飯後再考慮幫助他人,也不要道德綁架。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一個字詞在不同方言中可以有多種解釋。”
“我原本想著快速建廠,多掙一些外匯,讓大家的生活都好一點。
但我的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
現在升上去的廠長有點操之過急,雖然出發點是好的,但領導不是光靠把心掏給工人就行,你要帶領工人創造輝煌,要掙更多的錢,改善工人的生活和家庭。
如果都像陳金生那樣當廠長,軋鋼廠遲早要破產。”
“所以,大家不會也可以理解。戰爭幾十年,已經毀了兩代人,所以大家不會也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不會還不去學,還在那裡指手畫腳的話,我請你去壩上種樹。”
我說的不是他們的燒殺搶掠、放火殺人,我說的是他們的武器,和咱們用的武器區別,大家就心裡有桿秤。”
張天浩的話說出來,一些老北京人就在下面嘀嘀咕咕。大家其實心裡都明白,可是就是說不來,人,一點就通。
“人的一生就是經歷過出生、結婚、退休、死亡四個階段。所以說製造業也分幾個階段。
第一個是英國人發明了珍妮紡紗機,改變了紡紗機從手工變成蒸汽時代,也就造就了全球的工業改革。”
“現在的全球都處於災後重建,我們國家地大物博,想要快速發展,就要學習,就要剔除歷史的塵埃,要學會多面手。
我為什麼要成立學校,就是把一些千年的壞習慣給根除了。
在學校裡,幾十個甚至幾百個高階技工,包含多個工種的八級工、高薪聘請的大學教授,甚至將來你們如果學的出眾,是個培養的好學子,我可以自掏腰包送你們出國留學。”
“放心,金錢對於我來說,就是現在一天不掙,每年的提成,我現在一天花一萬元都能讓我花100年。”
“所以不要和我比有錢,我的全都是掙那些資本主義國家的錢。
所以化工研究所所長鬍雪梅女士問我,你這麼有錢還會來幹什麼,你圖什麼?”
“我當時的回答就是剛剛回來時的心態就是帶家人出國。
可是瞭解了父親為什麼會猝死在工作崗位上,工人的一月工資不夠我吃一頓飯,一年的工資不夠我的一件衣服,我就想看看如果工人的工資高了他們會不會也和我一樣,就當是我的一種精神施捨吧。”
“我就是想讓大家學我一樣,那樣的話我在外面就不會孤單,每年過年都是孤零零的三個人。”
張天浩中午喝了不少酒,話也放開了,說的有點肆無忌忌。
“為什麼說將來的要和我一樣哪?人都是經歷過困難才知道苦盡甘來的甜,經歷過摔打才知道社會的公平。”
“現在是一個大好的時代,人人平等的時代,大家一起同步進步。
將來的如何就看你付出的努力,如果你努力了沒有成功,至少你問心無愧,你奮鬥了,沒有得到你想要的,至少你無愧於心。”
“寒門出貴子,說的是那些地主家的不是老百姓種地的寒門。
所以現在的社會人人平等,你的孩子、孫子能不能坐擁萬貫家財就看你們努不努力了。”
“不要和人比,人比人氣死人。只要堅守本心,你就能創造未來。”
“剛剛上任的電子研究所所長王天祥同志問我研究的方向是什麼,我就告訴他,你把電視研究的越來越大、越來越清、功能越來越多,洗衣機越來越輕、功能越來越全、冰箱越來越省電,這就是方向。”
“人無法選擇出生身份,可是經過奮鬥可以選擇未來。
你只要幹了就會成功,不幹,放空話,你的將來就是祖孫三代種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