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楚靈王滅陳蔡(第3/6 頁)
難道要聽任它蠶食諸侯嗎?倘若楚軍從陳、蔡逐漸波及各國,寡君也不敢過問了。” 眾人面面相覷,沒有人回應。
當時宋國右師華亥在會,韓起唯獨對華亥說:“盟會於宋那次戰役,你們家先右師實際上是倡導者,約定南北弭兵,有先發動戰爭的,各國共同討伐他,如今楚國首先破壞盟約,對陳、蔡用兵,你卻袖手旁觀不發一言,不是楚國不講信用,而是你們國家的欺騙與輕慢啊!” 華亥害怕地說:“下國怎敢欺騙輕慢,得罪盟主?只是蠻夷之人不顧信義,下國無可奈何罷了。如今各國長久荒廢武備,一旦用兵,勝負難以預料,不如遵守弭兵的盟約,派一個使者為蔡國請求寬恕,楚國必定不會拒絕。”
韓起見各國大夫都有懼怕楚國之意,料想救援蔡國這件事鼓動不起來,於是商議寫了一封信,派大夫狐父直接到申城來見楚靈王。蔡洧見各國不肯發兵救蔡,號泣著離去,狐父到申城將信呈上,靈王拆開信閱讀,大略說:
往日宋之盟會,南北相互會見,本是以弭兵為名;虢之會,再次申明舊約,鬼神都可作證。寡君率領諸侯恪守成約,不敢輕易動用干戈,如今陳、蔡有罪,上國赫然震怒,興兵前去討伐,義憤所激,暫且權宜行事。罪人既已誅殺,軍隊還未撤回,上國對此有何說法?各國大夫執政,都聚集到敝邑,責備寡君以拯救危亡、排解紛爭的道義,寡君很慚愧!還擔心因徵發軍隊,自己觸犯盟約,派下臣起召集各國大夫共同寫這封信,為蔡國請求赦免,倘若上國顧念以前的友好,儲存蔡國的宗廟,寡君及同盟各國,都將受到君王的恩賜,豈止蔡國人!
信末,宋、齊各國大夫都簽有名字,靈王看完笑著說:“蔡城早晚即將攻下,你用空話來解圍,把我當作三尺童子嗎?你回去回覆你的國君,陳、蔡是我的屬國,與你們北方各國無關,不勞你們操心!” 狐父還想哀求,靈王突然起身進入內室,也沒有片紙回信。狐父怏怏不樂地回去,晉國君臣雖然怨恨楚國,卻無可奈何,正是:
有力無心空負力,有心無力枉勞心。
若還心力齊齊到,涸海移山孰敢禁!
蔡洧回到蔡國,被楚國巡軍抓獲,解到公子棄疾帳前,棄疾脅迫他投降,蔡洧不從,於是被囚禁在後軍。棄疾知道晉國救援不會到來,攻城更加賣力。公孫歸生說:“事情緊急了!我應當拼上一條命,直接前往楚營,勸說他們退兵,萬一被聽從,可免使生靈塗炭!” 世子有說:“城中的排程安排,全靠大夫,怎麼可以捨棄我而去?” 歸生說:“殿下如果不捨棄我,臣子朝吳可以出使。” 世子召朝吳前來,含淚派他前往。
朝吳出城前往見棄疾,棄疾以禮相待,朝吳說:“公子重兵攻打蔡國,蔡國知道要滅亡了,然而不知道罪過在哪裡。如果因為先君般失德,不能得到赦免,那麼世子有什麼罪,蔡國的宗廟社稷有什麼罪,希望公子憐憫而明察!”
棄疾說:“我也知道蔡國沒有滅亡的道理,但我受命攻城,如果無功回去報告,必定會獲罪!”
朝吳說:“我還有一句話,請屏退左右。”
棄疾說:“你只管說,我的左右無妨。”
朝吳說:“楚王得國不正,公子難道不知道嗎?凡是有人心的,沒有不怨恨憤怒的。又在國內耗盡民脂民膏大興土木,在國外使百姓筋疲力盡於戰爭,使用民力而不體恤,貪得無厭。去年滅陳,如今又誘騙蔡國。公子不考慮君仇,聽從他的驅使,怨恨誹謗正在興起,公子將分擔一半了。公子賢明而有聲望,並且有‘當璧’的祥瑞,楚國人都希望公子做國君,果真能反戈一擊,誅殺他弒君虐民的罪行,人心必定響應,誰能與公子對抗呢?與侍奉無道之君,積聚萬民的怨恨相比,哪樣更好呢?公子倘若有幸聽從我的計策,我願率領殘餘的將死之人,為公子做先鋒!”
棄疾發怒說:“你這匹夫竟敢用巧言離間我君臣,本該斬首,暫且寄下你的頭顱在脖子上,傳話給世子,趕快反綁雙手出城投降,還可以保全性命!” 喝令左右把朝吳帶出營。
原來當初楚共王有寵妾所生的五個兒子,長子叫熊昭,即康王;次子叫圍,即靈王虔;三子叫比,字子幹;四子叫黑肱,字子晰;最小的就是公子棄疾。共王想在五個兒子之中,立一個人為世子,心中猶豫不決,於是大規模祭祀群神,捧著玉璧秘密祈禱說:“請神在五個人中,選擇一個賢明而有福的,讓他主宰國家社稷。” 於是把玉璧秘密埋在太室的庭院中,暗中記下位置,讓五個兒子各自齋戒三天後,五更進入宗廟,依次拜謁祖先,看誰拜在玉璧所在之處,就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