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大寧時代的攪屎棍(第3/3 頁)
集團的跨洋海輪送回了大寧,還特別從俘虜的奴隸中選出了兩位蘇格蘭的絕色美女。
一位是戰死的蘇格蘭末代國王的幼女,年僅15歲的瑪麗公主,另一位是17歲的金匠女兒。
張炎經過一番訓練之後,將她倆一起送往了大寧,作為送給議政王孫志浩的禮物。
隨著在蘇格蘭掠奪的財物和奴隸源源不斷的運回到英格蘭,英格蘭國王的野心愈發膨脹。
先是給與了大寧軍事顧問團高額的獎勵,緊接著又向浩然集團下了一大批的軍火彈藥訂單,為進攻愛爾蘭做準備。
孫志浩這邊也沒有閒著,從龍國訂購了大批的輕型鋼製前裝野戰火炮和火帽槍。
把這些武器偷偷走私到了歐洲,用它們武裝起了數十支地方反政府民兵武裝。
大寧時代歐洲各國政府的正規軍還都處於冷兵器時代,只是配備了少量的青銅火炮和火門銃之類的武器,連火繩槍都沒有發展出來。
一時間,這些反政府武裝攪得各國都不得安生,也只有紛紛向開始向浩然集團採購火帽槍和野戰炮等武器。
歐洲大陸被弄得遍地狼煙,幾乎到處都是戰場。
浩然集團倒是非常的公正,無論是各國政府,還是民間武裝,只要給錢一律都賣,但只限於火帽槍之類略為原始的火器。
給不起錢的就用礦產、土地、港口、林木甚至是奴隸抵償。
再說英格蘭,經過舉國的努力,一支完成改造的強大海軍艦隊終於誕生,甲板上一排排的鋼製火炮威風凜凜。
在完成戰前準備和動員後,英格蘭海軍出動撲向了愛爾蘭島。
為了遏制英格蘭的擴張,經愛爾蘭王國的邀請,高盧王國和葡萄牙王國出動海軍與愛爾蘭海軍組成聯合艦隊,以兩倍於英格蘭海軍的規模,在聖喬治海峽和布里斯托爾灣進行了三場大規模海戰。
最終的結果是三國聯合艦隊幾乎全軍覆沒,英格蘭艦隊損失不到四成。
這一場海戰震驚了整個歐洲,不出孫志浩等人的預料,海戰結束之後,很快高盧王國就與浩然集團取得了聯絡,希望購買新式艦炮。
孫志浩當然不會拒絕,此時的高盧王國經濟實力高於英格蘭,又是剛經歷了慘敗,對新式火炮的厲害心中有數,所以購買火炮也痛快了不少。
這筆火炮的訂單又讓孫志浩狠狠地賺了一筆。
高盧除了購買火炮外,也向本國、大寧和歐洲多國的船廠下達訂單,開始同時大量建造軍艦,準備應對英格蘭之後的渡海作戰。
大寧的船廠接到訂單的同時,也拿到了歐洲最先進的蓋倫大帆船的設計圖紙。
在為高盧建造軍艦的同時,也吸收了他們的技術,結合本國福船、廣船等的技術特點,設計研製了幾種效能更佳的新型大帆船。
準備在歐洲戰事擴大之後,再向各國進行推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