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章 玻璃鏡子(第1/2 頁)
第二天凌晨3點,黃小雅早早就醒了,她翻來覆去地睡不著。她看譚曉娟正睡得香。悄悄地爬了起來,拉上臥室門,一個人蜷縮在沙發上。用毯子把自己包著,就這樣在黑暗裡想事情。
“辭職吧,這工作我根本勝任不了,好無趣。”
“辭職後你幹嗎去?”
“再去學校讀兩年書。”
“不,不如重新找工作。”
“從校友中問問,張繼翔。”
……
她在腦海裡顛來倒去地琢磨著,她開始瀏覽手機頁面,看著微信朋友圈那些似曾熟悉卻又陌生的名字,內心越來越感到了莫名其妙的孤獨。
黃小雅知道,她從小到大經常被孤獨包圍,可是每次面對時仍然無法解脫。她明白,孤獨的人要麼強大要麼脆弱。她覺得她就是脆弱的那一個,她一直練不就內心強大。在困難面前她採取的大多數方式是逃避。例如,她現在想的是辭職,換一個工作。
“換吧,工作嗎,到處到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她開始給自我安慰。
習慣放棄和習慣堅持會塑造兩種不同的人生,這道理誰都懂,但她一想到白天要去公司面對這些人,她內心就是有一種無以明言的難堪,像你吃了一頓美美的大餐,服務員把甜點端上來,你忽然發現甜點裡有一隻小飛蛾,那飛蛾肉眼可見,你用筷子把它挑在筷子的頂端仔仔細細地端詳,腦袋裡冒出的“剛才那菜裡是否也有?”的困惑。你這時覺得胃裡有點翻騰,然後就堵上了,出不去。黃小雅現在就有這種感受,她死活她鼓不起再次回到那個環境的勇氣。
她繼續讓自己的思維在黑暗的屋子裡飄忽著,飄呀飄呀,眼前呈現了這樣一幅畫面。
在一間石頭壘成的房子裡,屋裡很暗,光線特別的弱。一個顫微微的老婦人,正竭力在一個大木箱子裡找著什麼?那箱子外沿有點破,但依稀聞得見的仍是樟木的香味,老婦人不停地用手在箱子裡頭掏著,木箱子有點深,她掏的又特別賣力。天氣有點悶熱,老婦人一邊掏一邊擦著汗。很快,一條鑲著金絲花邊的可愛裙子被她扒拉了出來。裙子儲存的特別完好,約摸有1米長,她開心的抖了抖,裙子上的褶痕竟然消失了,裙子上那個扎著兩個小辮子小姑娘正快樂地眨眼睛。她坐在了編織的藤椅上,對著正在石頭房子前哼著歌、在地上玩泥巴的小女孩喊:“小雅,快過來,快過來。穿上它,一會兒我們去三大爺家吃飯去。”
小女孩子踮著腳丫蹦跳著走近老婦人,老婦人脫去小女孩身上髒兮兮的小青蛙汗衫,用毛巾幫小女孩子擦身子。擦完身子後,她又將裙子套在小女孩身上。對著小女孩說:“去,把房間裡那面玻璃鏡子拿過來,好好照照。”小女孩忙不迭地往房間跑去,她一手拿著鏡子,一手提著裙子,高興地走了出來叫著:“奶奶,我好漂亮吧。”卻發現老婦人已經歪倒在騰椅上,小女孩以為奶奶睡著了,悄悄地走進,卻發現奶奶沒有像平時打著呼嚕。她用手掐了奶奶的臉一下,沒有反應。她用沒拿鏡子的手推著奶奶的身子,但奶奶仍沒有知覺。小女孩嚇得扔掉了鏡子,鏡子落在了地上,霎那間碎片四濺,她開始用雙手撕扯著奶奶的衣服,用全力搖晃著,嘴裡不停地喊著:“奶奶、奶奶、奶奶……”
黃小雅包裹著身子的毯子又用力地拉緊了些,拉的越緊越覺得冷。淚水順著她的眼角往下滴,無聲無息。
那就是在那次明白了什麼叫孤獨?什麼叫無助?若干年後,她只要遇到任何難事,她就會想起那個茫然無措的自己,就像現在。
從此,她失去了在她眼裡這世上唯一真正愛過她的人。
屋裡傳來譚曉娟起床的窸窸窣窣的聲音,黃小雅止住了哭泣,她擦乾眼淚。
“小雅,你沒事吧。你身體還好吧?”譚曉娟穿上睡衣迷迷糊糊地起床了,在她眼裡,她覺得黃小雅不至於這麼弱。
“沒事,我只是今天不想去上班了。你到時幫我請個假吧”黃小雅對譚曉娟說。
“這不合適吧?你的上司是老闆,我幫你請,他肯定會說吧。”譚曉娟一想到自己和夏華強連話都沒講過,她不敢想象她要是說完這句話,夏華強會有什麼反應。
“沒事,要麼我手機上向他請。”
“你昨晚沒睡好?”
“嗯,昨天回來就睡,睡夠了。”黃小雅開始後悔讓譚曉娟入住了,她這時只想安靜。
譚曉娟聽出了黃小雅語氣裡的不悅,她不再言語,準備張羅早餐。她照例把冰箱裡的速凍食品拿出來,本來想問黃小雅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