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謀劃(第1/2 頁)
♂瀏♂覽♂器♂搜尋.{\一♂六♂八♂看♂書\}:可以快速找到你看的文
劉志遠言出必行,對於前來應募的那些青壯們,均是管了一頓飯。.
人數眾多,劉府現在缺少人手,所以飯菜也是堅定,只有豬肉燉白菜和白麵饅頭。
但是這些前來應募的青壯們農閒時為了節約口糧,所以一天只吃兩頓飯,而且頓頓都是清可見底的稀飯和雜糧餅,就這還不管飽。
畢竟大多數的百姓都不怎麼懂得節育的措施,加之夜間也沒啥娛樂節目。所以造人就成為了一項重要的活動。
最重要的是因為生產力低下,所以勞動力可是稀缺的資源,因此每家每戶少的有三四個孩子,多的有七八個。
在這些百姓看來,只要多生孩子,孩子長大後就是壯勞動力,日子就會好過許多。
殊不知孩子多了,家裡的負擔也就重了,許多孩子甚至等不到成年就夭折,以此形成了惡性迴圈。
因為家裡的人口多,口糧少,加之繁重的徭役賦稅,所以百姓們的生活過得相當艱難。
這些應募的青壯們平日裡在家裡都沒吃飽飯過,現在看到劉志遠提供的那大碗的豬肉燉粉條和大筐裝的白麵饅頭,自然也不客氣。
他們一個個像是餓極了的狼,狼吞虎嚥,看的劉志遠也是直咂舌。
齊大力和馬六等人雖曾經在劉府當過長工,那時候是家主劉長青當家。
.
劉長青能夠置辦下如此大的家業,除了他舉人的身份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節約。
所以平日裡奴僕下人和長工們的伙食也是能夠節儉就節儉,逢年過節飯碗裡才有一點葷腥。
可是劉長青這位老家主不知道的是,自己辛苦積攢下來的家業,差一點被外人給奪去。
現在劉志遠當了家,成為了劉府的主人,一改他便宜老爹的作風,變得大方不已。
管家福伯看到劉志遠的如此做派也是憂心不已,數次勸說劉志遠要勤儉持家。
奈何劉志遠有著遠超這個時空的思想,他反駁管家福伯的則是,有舍才有得。
他現在看似是大手大腳的,實際上卻沒有任何的鋪張浪費。
那些打點縣衙眾人的錢財那是為了得到庇護,而現在管飯這些,也是為了博得一個樂善好施的好名聲。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裡,名聲可是一個好東西,有時候也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大周朝的選官制度是察舉制和科舉制並行的,縱使不能透過考試做官,要是有了好名聲,在地方上做出了一番成績的話,說不定也能被授予官職的。.
當然,察舉制和科舉制之所以並行,那也是因為當朝的那些子承父業的勳貴和科舉出身文官集團的利益爭奪導致的。
對於那些跟著太祖皇帝打天下的勳貴而言,這天下可是有他們一份的。
奈何一代代的傳遞下來,這些開國時的功勳舊將後代子弟一個個都是不爭氣,大多數都是紈絝子弟。
這些紈絝子弟不學無術,自然沒有能力擔任要職,所以皇帝不得不再開科舉以選拔人才。
但是勳貴們自然也是不想大權旁落,所以在他們的吵鬧下,皇帝也是為了平衡彼此,並沒有廢除察舉制。
最開始的察舉制僅僅是在勳貴子弟中尋覓那些德才兼備的人才,以授予官職,作為安撫勳貴們的一種手段。
但是經過了不斷的演化,察舉制已經不僅僅是從勳貴子弟中擢拔人才授予官職了。
對於那些在鄉野間頗有能力名望之人,朝廷在經過多番考擦後,也可根據情況授予官職的。
劉志遠現在的這具身軀已經二十多歲了,早已過了讀書的最好年齡。
而且他也是多番的瞭解了一番大周朝的科舉制度,那些讀書人都是從蒙學開始讀書,雖說不是學富五車,可是吟詩作畫那是手到擒來。
劉志遠雖有遠超這個時代的思想,可是要透過縣試,府試和會考,同那些從小就讀書的人層層競爭,他還是感覺有些頭大。
而且這些考試三年舉行一次,一次不中的話,又要等上三年,極其的磨練耐性和消耗時間。
加之現在大周朝內憂外患不斷,局勢也是一天比一天緊張。
因此在綜合的考慮後,劉志遠放棄了跟著自己那便宜老爹一樣走讀書的路子,因為走不通。
他現在想要在橋縣幹出一番事業,讓自己聲名遠播,到時候不用自己費心費力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