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大周權臣 > 第八十七章 巡檢衙門

第八十七章 巡檢衙門(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穿成獵戶後我養了未來首輔戲說嬴政天子寧有種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鐵道:此生只為知更鳥楊建波唐朝風雲傳奇崩鐵:是藏劍不是魔陰身情牽盛世戀歌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祖龍修仙我監國?上朝簽到人物卡人在錦衣衛,開局領悟洗髓經三國:從佃農開始橫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皇帝年少,我從安南開始挽天傾趣翻三國之軍師有奇謀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我拔刀造反,你說我是當朝太子?

一連數日,到劉府登門拜訪的鄉紳富戶絡繹不絕,他們的目的也都幾乎大同小異,那就是尋求一個巡檢軍兵的名額。

劉志遠這位橋縣崛起的新貴那也是擺出了一幅與眾人叫好的模樣,統統的答應了下來,誰也不得罪。

只有劉志遠自己的心裡清楚,他雖然答應了,這些紈絝子弟屆時能否堅持下來,那可就不關自己的事情了。

幾日的時間,鄉紳富戶塞到劉志遠麾下的家族子弟就高達四十餘人。

這四十餘人都是自幼生活優渥的富家子弟,他們想要到劉志遠的麾下當兵,完全就是想要謀取一個軍兵的編制而已。

畢竟有了巡檢軍兵的身份,無論是做什麼事情都是要方便許多。

就算是橋縣縣衙裡的一名普通衙役回到了鄉下的村裡,鄉里的富戶也會對其禮讓三分的。

這些鄉紳富戶們雖然家裡不缺錢財,他們現在熱衷的則是權勢名聲。

因為有了權勢名聲,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這也是他們平日裡為何要修橋鋪路,現在又為何擠破腦袋的想要謀取一個官方身份的原因。

他們將自己的家族子弟送到了劉志遠的麾下當巡檢軍兵,只要打熬幾年,家裡再使上一點錢財,弄一個小軍官當一當,家族也會跟著受益的。

只不過他們這一次卻是打錯了算盤,因為劉志遠的巡檢兵可不要那些好吃懶做的窩囊廢。

劉志遠也是想要打造一支精銳的部隊,以應對即將到來的變局。

劉志遠府裡的四十名家丁悉數被他編入了麾下,現在又收納了四十餘名富家子弟,名額那是大大的超編了。

擅自的擴充編制規模,那可是犯忌諱的事情,一旦有人告黑狀,他劉志遠解釋都解釋不清楚。

為此劉志遠也是定下了一個規矩,那就是以三個月為期限,凡是透過三個月常規訓練考核成績達標著,才能夠正式的授予巡檢軍兵的身份。

換句話說,現在別看他手底下這麼多人,實際上他們還沒擁有巡檢軍兵的身份。

劉志遠也是想透過這一種方式淘汰那些富家子弟,讓他們無話可說,同時又不得罪人。

而他劉府的那些家丁一個個都是經過了嚴格的篩選,並且進行了嚴格訓練的,劉志遠對他們透過考核還是有信心的。

劉志遠身為橋縣的巡檢使,實際上並不受到橋縣的關係,而是隸屬於雲州守備衙門。

可是劉志遠他們所需的錢糧卻是要橋縣的賬目上調撥的,與橋縣也算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橋縣有了劉志遠他們這一隊兵駐紮,讓縣令張儒也是心裡踏實了不少。

畢竟前些日子鬧土匪,可是讓他這個縣令也是寢食難安,而現在心裡懸著的石頭總算是落了地。

更何況劉志遠和縣尉徐虎關係匪淺,他這個縣令要也需要縣尉和巡檢使的支援。

所以縣令張儒也是對劉志遠他們各項要求優先的辦理,幾乎是有求必應。

僅僅半個月的時間,縣裡就為劉志遠在橋縣東門外搭建了一處巡檢兵營地。

劉志遠他們僅僅只有五十人,所以這一處營地的規模也不是很大。

橋縣徵調了大量徭役民夫,劉志遠執掌的城外窯廠提供青磚,在一條小溪旁修築了兩排青磚瓦房。

兩排整齊的青磚瓦房有房間三十多間,房間內設用大通鋪,每一間能夠入住十二人。

劉志遠也沒將這些房間全部改造成為營房,而是也設定了兵器房,倉庫,廚房等。

在兩排青磚瓦的旁邊還修建了一個獨棟的小院子,作為巡檢使的官廳。

為了修建營房和官廳,縣裡雖然徵調了大量的徭役民,甚至出了不少的銀錢,可是畢竟是有限的。

因為現在橋縣的賬目上也是缺少銀子,所以劉志遠從自己的府裡也是花費了一千多兩私銀。

對於花費一千多兩私銀的事情,劉志遠也沒在意,他現在劉府酒的大肆售賣,讓他源源不斷的有進項,花費一點錢不算什麼。

而且這一支五十人的隊伍可是他起家的本錢,所以他也是想要精心的打造。

雲州調撥給了劉志遠五十一套軍服,氈帽五十一頂,長刀十五把,長矛三十五支,以及水囊,腰牌等物品。

巡檢軍兵畢竟還是屬於地方部隊,一應待遇也比邊軍要差的多。

雲州的守備衙門能夠調撥如此齊整的軍需物資給劉志遠,那也是看在府尹李建兵的面子上才如此的大方。

目錄
什麼?女帝也是穿越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