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譚交的見聞(第2/2 頁)
“其他兩個呢?”
“華佗,華元化?聽說前年在他老家出現過,不過沒有找到蹤跡。”
“好吧,找時間登報試試,令金。”
“嗯,提醒他在老家等?還是暴露我們的方位?”
洪令金問了一下。
“提醒他往鉅鹿吧,反正誰都知道大賢良師在鉅鹿聚集的,我們黨當黃巾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你確定他會來?”
“不確定,試試吧,這次把醫學研究院的新成果放一點上去,比如棉花籤和酒精。”
“好嘞,明白了。這董奉又是誰?需不需要一起找?”
“董奉,比我大一歲,比主席大兩歲,現年14,揚州會稽郡東部縣董墘村人,其人好學醫。”
“傳說這可是個神人,既然知道在哪裡,就直接送封信吧,這些人請很難請動。
主要是張仲景和華佗,或許兩位神醫苗子加上我們醫學研究院,通力研究實踐後,能真正的把這場大瘟疫以‘治未病’的方式杜絕了也說不定。
對了,大賢良師那裡拉來的醫術整理得怎麼樣了?”
“有一半了吧,醫學那邊我不懂,也就沒怎麼插手,是他們幾位醫者按你定的標準在翻譯。”
“好吧,譚隊長你繼續說。”
“好的,我那次在荊州停留以後我就沒有回來北方,而是轉道去了一次益州,天府之國之稱的確不是白叫的。
不過嗎,和外面一樣,富的是世家地主,吳氏張氏等家族觸手無處不在,百姓怨聲載道和外面別無二致,以我推測,下半年或者明年,益州也會叛亂四起。”
“我們在益州的同志怎麼樣?”
“總的來說還可以,總部的檔案精神他們理解得很到位,各個都是潛入暗中發展,
甚至各自加入一方勢力,因為有文化,地位都不低。
我估計到時候益州的內亂可能會很好看。”
“好吧,從你傳回來的地理圖看,你還去了日南郡?”
“是啊,從益州出來沿江而下直達洞庭,又沿湘水、過靈渠、入灕水,到了蒼梧郡。
交州雖然到處是原始叢林,但是氣候溫潤,物產豐富,是一片不可多得的寶地。
不過當地宗族和越人之間矛盾尖銳,互相殘殺的例子隨時可能發生,我們一路上膽戰心驚的。
還有就是瘴氣嚴重,我的隊伍因瘴氣減員的不少,那裡冬日的叢林也是綠得深沉,要是能解決瘴氣之毒,主席說的一年兩熟完全不是問題。
我更是在日南郡看到了那些人冬日裡收了谷,馬上又灑把稻種在地裡,幾天就發芽了。”
“暴殄天物啊,這種地,這種地!”
木匠甲都忍不住飆個成語,張靈和洪令金都是一臉忿忿!
“好了,比這還好的地都有呢,繼續聽。”
“其他沒啥了,我來的時候剛回到揚州沒多久,正在考察那邊的絲綢產業。主席叫我回來是有事嗎?”
“嗯,有你這麼豐富的閱歷打底,應該是穩了,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你也知道,叫你回來就一件事。
商業部的大梁需要你挑起來,儘快把政府商業系統完善出來,商稅怎麼徵合理,你要出個方案,儘快透過會議落實,我們沒錢了。”
“不是有那些地主老財嗎?”
“還有一些不好直接動手的,我給你留著的,公私合營懂吧,我的建議是你以政府的名義和他們公私合營,讓他們出錢搞基礎設施。”
“你是說,政府投技術投管理,他們花錢搞建設,這他們能同意?”
“能的,他們現在也不好過,一下子被以前的奴隸僕人監視了起來,渾身不自在,就想做點風光還公益的事轉移民眾情緒呢。”
“那,不用給他們好處?”
“不行,那樣沒幾個願意投,該給的還是要給,不過適當給少點就是,不要讓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就是。”
“好,我準備幾天。”
“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