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燈下隋朝 > 十四、這個李德林(1)

十四、這個李德林(1)(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絕世高手是怎麼煉成的重生:掠奪詞條,宋徽宗是我爹迫害你去北疆,你開創盛世帝朝?燈下隋朝大周權臣大明:最兇錦衣衛,百官跪求饒命歲在甲子,諸侯爭霸我插黃巾旗和親公主白髮皇妃海賊:洛克斯時代第一劍豪!四合院之我說都聽著,不許反駁吾乃世家子年少不知女裝妙,掉馬宿敵眼淚掉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斬神,財神太能打,外神全麻了!四合院之我把一切上交國家抗戰之少年的崛起拜託,都末世了,求你當個人鎧甲:開局路法救了我開局融合李存孝,從攻略皇后開始大秦:二世胡亥,開局召喚李元霸

十四、這個李德林(1)

上回書中,我們提到這個李德林,有人把他稱為大謀略家。√從他策劃楊堅輔政、受禪,到後來為平陳出謀劃策,可以看出,此人果然不凡。但從勸文帝不要濫殺無辜可以看出,他和文帝還不是一個層次的人。文帝說他是一介書生,不值得和他討論此事,也是事出有因。

文帝說得不錯。書生一般讀書太多,中毒太深,做起事來往往瞻前顧後,有時沉溺幻想,比較天真和單純,不敢放手一搏,認死理,臉皮薄。所以古語說“百無一用是書生”,又說“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所以書生是玩不轉政治的,除非書生先變成流氓。

書生李德林不懂得流氓楊堅,就象白天不懂夜的黑。

我翻一下資料,發現這個李德林也確實是個人物,在《隋書》中佔有很多的篇幅,這說明他在隋朝歷史上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歷史這麼關照他,我也不能視而不見,所以要在這裡把他的事情也說說,既是對李先生的肯定,也算是對歷史的尊重。

李德林,字公輔,博陵安平人。祖父李壽,曾任湖州的戶曹從事。父親李敬族,歷任太學博士、鎮遠將軍。所以李德林也算是個官三代。

李德林年幼時,天資聰慧。聰穎到什麼地步?有個例子,說他讀左思的《蜀都賦》,十多天就爛熟於心了,而他當時只有幾歲。想想我們現在的大學生,跟著老師學了幾年的文言文,最後連個《赤壁賦》都翻譯不了,慚愧啊!

那時候還是比較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此事一傳開,許多有名望的人士,都來到他家探視。接連一個多月的時間,來訪的車馬絡繹不絕。

李德林十五歲時,就開始閱讀五經及古今的文集,包括天文地理、陰陽之學,並且一直保持著每天幾千字的閱讀量。他還擅長寫作,所寫的文章大都思路通暢文辭懇切。

十六歲那年,發生了一個重大變故——他的父親去世了。當時正是嚴冬季節,天寒地凍,朔風凜冽。李德林親自駕著靈車,回故鄉安葬。他只穿著單薄的孝服,赤著腳,一路上跌跌撞撞,吃了無數的苦頭。但一片孝心,天地可鑑。李德林此舉贏得了家鄉人的尊敬。

天保八年(五五八年),李德林被舉薦為秀才,送入鄴京。

任城王給尚書令楊遵彥寫了一封推薦信,信中說道:“燕趙本來多奇才,這話確實不錯。今年所選拔的秀才李德林,文章學識,自不必多說,只看他的風度神采,就知他終究會成為棟樑之材。至於說到他治理國家的本領,可與賈誼、晁錯同列;作文賦詩的能力,可與相如、子云相比。即使堯舜臨世,賢才豪傑滿朝,然而建造大廈的人,怎麼會嫌棟樑太多呢?我曾見孔文舉的《薦禰衡表》中說道:‘洪水氾濫,帝思賢佐。’拿正平來比大禹,常覺得有點誇大。現在拿李德林來說,便會覺得這句話並不過分。”

楊遵彥看到推薦信把李德林說得神乎其神,有點懷疑,就當場測試,讓李德林起草《讓尚書令表》。只見他拿起筆來,唰唰唰,一揮而就,並且不需要做絲毫的修改。

什麼叫“下筆如有神”?看看人家李德林就明白了。

楊遵彥看在眼裡,嘆在心裡,認為李德林確實是個曠世奇才。乾明元年(五六〇年),楊遵彥奏請皇上,讓李德林入朝商議國事。

天統初年,李德林被授為給事中,在中書省值班,掌管詔誥文書,不久任中書舍人。武平初年,升為通直散騎侍郎,又奉命與中書侍郎宋士素、侍中趙彥深一起掌管軍國機密。

不久這個孝子又遇到了讓他悲痛欲絕的事情——他的母親去世了。

為此他離職奔喪,五天顆米不進,滴水不沾。因此引發了熱病,渾身生瘡,還是哀哭不絕。許多為官的好友,像陸騫、宋士素等都親自探望,而名醫張子彥等人,則親自替他調製湯藥。但李德林不願服用,眼看著渾身紅腫,不成人形。有人甚至推測李德林這回完了,沒想到幾天過後,他的病竟然出人意料的痊癒了,身體機能也很快恢復了。

這個從醫學的角度似乎不好解釋,於是大家都說是因他的一片孝心,感動天地所致。

封建社會提倡“忠孝節義”的道德觀念,而“孝”更是封建社會道德體系的核心。許多朝代的君主都奉行“以孝治天下”的理念,所以“行孝”“盡孝”歷來被視為道德高尚的表現,而違逆雙親,則被視為“大逆不道”之舉。正因為如此,“孝”有時候也能演變成一種工具,比如人們可以透過“行孝”來樹立美名,從而獲得推薦提拔的機會;另一方面

目錄
反抗在幻想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