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燈下隋朝 > 十、謀誅親王

十、謀誅親王(第2/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穿成獵戶後我養了未來首輔戲說嬴政天子寧有種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鐵道:此生只為知更鳥楊建波唐朝風雲傳奇崩鐵:是藏劍不是魔陰身情牽盛世戀歌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祖龍修仙我監國?上朝簽到人物卡人在錦衣衛,開局領悟洗髓經三國:從佃農開始橫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皇帝年少,我從安南開始挽天傾趣翻三國之軍師有奇謀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我拔刀造反,你說我是當朝太子?

作假作秀,真是有著十分悠久的傳統啊!

有意思是,官位一大,人的品德也就高尚了。周靜帝的詔書中說“隨國公楊堅,感山河之靈,應星辰之氣,道德高尚而顯著”。這話聽起來好像是我們現在表彰國家道德模範的頒獎詞。

楊堅不會僅僅滿足於輔政,替他人做嫁衣。他有著更大的野心。

一天夜裡,他召見了當時最著名的星相學家、太史中大夫庚季才,問道:“我生性平庸,沒有什麼才能,卻得到了輔佐幼主的重任。從天時和人事兩方面來看,你以為會怎麼樣呢?”

庚季才回答說:“天道精微奧妙,一時難以觀察出來。我只從人事方面來預料,覺得符命徵兆已定。我即使說天時和人事都對您不利,您難道還能夠效法堯帝時代的許由,逃往箕山,洗耳於潁水,而讓出天下嗎!”

大定元年(五八一年)正月,庚季才說:“本月十七日早晨,有一股形狀像樓闕的青氣出現在皇城之上,一會兒就變成了紫色,迎風向西飄去。《氣經》上說:“天不能沒有云而下雨,帝王不能沒有祥兆而登位。現在“王氣”已經出現,必須馬上應證它。二月的太陽過了卯日進入酉日,正處在天空的正中,這叫二八之門。太陽,是國君的象徵。國君登位應選在二月。這個月十三日是甲子日。甲是六甲之首,子是十二時辰的開始。甲數是九,子數也是,九是‘天數’,這一天就是‘驚蟄’,即陽氣正旺盛的時候。過去周武王在二月甲子(十三)日統一天下,周朝延續了八百年,漢高祖在二月甲子(十三)日稱帝,漢朝歷時四百年,所以我知道甲子、甲午是符合天命的日子。今年二月甲子(十三)日,您應該應證天象,接受天命。”

有人說,庚季才看出了楊堅的野心,他是投其所好,說了一番應天承命的阿諛之辭,說明他是典型的溜鬚拍馬之輩。

其實這話不夠準確。這個要從宇文護當權的時候說起。

大冢宰宇文護執政的時候,他曾問庾季才:“最近天象有什麼好兆頭嗎?”

宇文護這樣問,其實是帶有巨大的心理期待的,他希望庾季才能給他的野心提供一點命相方面的支援。

但是他聽到了跟他的願望完全相反的回答。

庾季才回答說:“我深受朝廷大恩,如果不把我所知道的都告訴您,那便同木石一樣不近人情。近來,居上臺的那顆星星象有變,是不利於宰相的兆頭,你應該還政於天子,告老還鄉。這樣你就可以安享天年,並可以得周公旦那樣的美譽,子孫們封地也可久保穩固。否則,後果難以料想。”

宇文護好像被朝頭打了一悶棍,他沉思了很久,對庾季才說:“我本意也是這樣,只是我的辭呈沒有被批准罷了。你既然是朝官,可以按朝廷慣例行事,就不用麻煩你另外參劾我了。”

從此以後,宇文護對庾季才日漸疏遠,再沒有單獨會見過他。後來宇文護被殺後,查抄他的書信、札記時,武帝親臨檢查,發現了不少信件都是巴結討好的、假託天命勸其稱帝的等等,武帝就把這寫信的大臣都抓起來殺掉了。但庾季才的兩封信寫得與眾不同,他沒有曲意諂媚宇文護,而是闡述了宇文護當政的種種不祥徵候,勸他應該趁早收手,歸政武帝。

所以我們說,庾季才還是有點主見的,不是那種只會討好諂媚的人。至於他為什麼支援楊堅稱帝,我們可以理解為,在那個混亂的局面裡,需要一個政治強人出來收拾。放眼滿朝文武,也只有楊堅才能夠支撐大局。

楊堅沉默了一會,然後說:“事情確實像你所說的那樣。”

楊堅的夫人獨孤伽羅也對他說:“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騎虎難下,你就努力去做吧!”

夫人的支援和鼓勵,無疑是給楊堅吃了一顆大大的定心丸。

————歷史原來可以這樣讀♂絲♂路♂文♂學♂網*♂.su♂ns♂il♂u.c♂om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什麼?女帝也是穿越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