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燈下隋朝 > 三十一、滅陳餘音

三十一、滅陳餘音(第2/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明末:懶漢的逆襲人生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穿成獵戶後我養了未來首輔戲說嬴政天子寧有種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鐵道:此生只為知更鳥楊建波唐朝風雲傳奇崩鐵:是藏劍不是魔陰身情牽盛世戀歌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祖龍修仙我監國?上朝簽到人物卡人在錦衣衛,開局領悟洗髓經三國:從佃農開始橫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

明。

四、關於吐谷渾我對於“吐谷渾”三個字非常地熟悉,是因為上小學時,老師讓我們背誦過的一首唐詩《從軍行》,這首七絕的作者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王昌齡。這首詩的內容是這樣的: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其實這個“吐谷渾”不單單是一個人名那麼簡單,它還是很有來歷很有講究的。

吐谷渾(285-663),亦稱吐渾,中國古代西北民族及其所建國名。本為遼東鮮卑慕容部的一支。西晉末年,首領吐谷渾率部西遷到枹罕。後來他們不斷擴充套件,統治了今青海、甘南和四川西北地區的羌、氐部落,建立國家。到了他的孫子葉延統治時期,開始用他的祖父的名字為族名和國號。南朝稱之為河南國;鄰族稱之為阿柴虜或野虜;唐後期稱之為退渾、吐渾。

吐谷渾境內以鮮卑人、羌人為主。前者是統治民族,後者是被統治的部族,是居民的主要構成部分。從歷史資料來看,這兩個民族後來也有了逐漸融合的跡象。

吐谷渾的經濟以牧業為主,吐谷渾人擅長養馬。主要從事畜牧業,馬、牛、羊、駝數量很多。馬是遊牧民族翻山越嶺、馳騁草原的最好的交通工具。在隋代的時候,他們活動的範圍大致在“自西平臨羌城(今青海湟源縣東南)以西,且末(治新疆今縣)以東,祁連(今祁連山)以南,雪山(今崑崙山和巴顏喀拉山、阿尼瑪卿山)以北,東西四千裡,南北二千里”,都城伏俟城建在青海(今青海湖)西四十餘里的地方。

開皇年間(五八一年——六零零年),吐谷渾多次進擾隋的邊境。不久,可汗呂誇殺太子,立少子訶。這個少子“訶”害怕自己被可汗幹掉,曾計劃率領部落15000人戶內遷,但遭到隋朝拒絕。後來名王拓跋木彌率千餘家要求歸化,隋朝出於自保的目的,不願意趟渾水,也是不願意接納。

公元五九一年二月初六,吐谷渾派遣使者到隋朝納貢,他們接到了陳朝滅亡的通報。訊息傳回國內,吐谷渾可汗誇呂非常害怕,於是逃往遠方,依險自保,不敢再來侵擾。誇呂死後,他的兒子世伏繼承汗位。世伏派遣他哥哥的兒子無素向隋朝奉表稱藩,獻上很多地方物產,並請求將女兒送進隋文帝的後-宮。

面對垂手可得的美色,隋文帝顯示出了一個大國之君的氣度,他對無素說:“心意領了,你的寶貝女兒朕就不要了。”

當然,這好事要是遇到楊廣,估計無論如何也不會拒絕,反正又不是自己索要的,人家主動送上門來的,不要白不要。

楊堅是開國之君,很有自制力。他是這樣解釋的:如果依從了世伏的請求,那末別的國家聽說了,也必定會競相仿效,到時候用什麼理由拒絕他們呢?朕想的是如何愛護天下百姓,使他們能夠安居樂業,怎麼能徵取天下美女以充後宮呢?”

-——————歷史原來可以這麼讀♂絲♂路♂文♂學♂網*♂.su♂ns♂il♂u.c♂om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崩鐵:從格拉默開始的炎龍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