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燈下隋朝 > 五、英年早逝

五、英年早逝(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絕世高手是怎麼煉成的重生:掠奪詞條,宋徽宗是我爹迫害你去北疆,你開創盛世帝朝?燈下隋朝大周權臣大明:最兇錦衣衛,百官跪求饒命歲在甲子,諸侯爭霸我插黃巾旗和親公主白髮皇妃海賊:洛克斯時代第一劍豪!四合院之我說都聽著,不許反駁吾乃世家子年少不知女裝妙,掉馬宿敵眼淚掉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斬神,財神太能打,外神全麻了!四合院之我把一切上交國家抗戰之少年的崛起拜託,都末世了,求你當個人鎧甲:開局路法救了我開局融合李存孝,從攻略皇后開始大秦:二世胡亥,開局召喚李元霸

五、英年早逝

周武帝素有大志,他不願做守成之君。他一生東征西討,不斷擴大周朝的疆域。而他最終的目標,就是要把四分五裂的山河再次統一起來。當然,這個目標,他不可能實現了,因為他的身體垮了。

毛*主*席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他老人家一輩子有許多精彩的語錄,關於革命,關於建設,關於整人……但我以為這條關於身體重要性的名言是最容易被大家理解、也最容易被大家所接受的。毛-澤-東本人身體力行,年輕的時候就十分注重鍛鍊身體,什麼爬山、游泳、跑步、冷水浴等等,他都是堅持不懈。他還有一句著名的口號,叫“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現在想一想,仍不愧是至理名言。他活了八十三歲,在最高領導人的位置上坐了四十一年。

沒有好的身體,再遠大的目標,再宏偉的藍圖,再美好的理想,都會成為鏡月水花夢中燒鵝。周武帝就是一個例子。

和前後幾任皇帝比較起來,周武帝絕對算得上是一個模範君主。他崇尚節儉,平時也不穿綾羅綢緞,而是一身布衣,全身上下也不配金玉裝飾。他頒佈命令,對於那些雕文刻鏤的宮室器皿,錦鏽衣物,全都一概禁止。宮殿原有的恢宏華綺的裝飾,嚴命撤毀,改為土階數尺,務為儉僕。想想我們現在的一些領導幹部,科局職位廳級待遇帝王享受,是多麼無聊和庸俗啊!

周武帝平時虛謙待下,自強不息。打仗時步行山谷危澗,履涉勤苦,一般人不能忍受的,貴為天子的周武帝卻甘之如飴。行軍時見有兵士光腳走路,周武帝甚至把自己的靴子脫給他。與敵對陣,總是一馬當先,以帝王之尊親冒矢石,多次差點殞命戰陣。

武帝襟懷大志,時刻想著一統天下,所以他連續發動了幾次旨在統一的戰爭,攻破齊國,降服突厥,又揮師南指,直逼南朝。

但天不假年,正當他躊躇滿志揚鞭征伐之際,忽然暴疾纏身,死在兵車之上。一腔壯志滿腹豪情,霎時間也隨之灰飛煙滅。

那一年(公元五七八年),他僅僅三十六歲。

遺詔令王公大臣輔導太子,喪禮從儉,不起高墳,遇吉日及時下葬;妃嬪以下凡未生子者,一律放其回家。

一般而言,皇帝死了,喜歡搞隆重的哀悼儀式,喜歡高大豪華的陵墓,喜歡靚男俊女陪葬。宇文邕活著的時候就特別節儉,不溺享樂,死後的安排也可圈可點,堪稱古代君主的樣板。

宇文邕死後,諡號“武’,廟號為高祖。

這裡需要提一下,我們看古代皇帝的名號,常常有“文”“武”“孝”“明”“太宗”“高祖”等字眼。其實這都不是皇帝姓名,這裡面有年號,有廟號,有諡號。

廟號是中國古代帝王死後在太廟裡立宣奉祀時追尊的名號。一般認為,廟號起源於商朝,如太甲為太宗,太戊為中宗,武丁為高宗等等。廟號最初非常嚴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開國君主一般稱“祖”,承嗣君主有治國才能者為“宗”。周朝確立諡號制度,對君主和大臣的一生給予蓋棺論定的評價。但到秦朝的時候,這一制度不知為何又被廢止了。

漢朝以後承襲了廟號這一制度。但對於追加廟號一事極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沒有廟號。劉邦是開國君主,廟號為太祖(居功至偉而稱太祖,但自司馬遷時就稱其為高祖,後世多沿用之,太祖反倒不被知曉了)。劉邦為太祖高皇帝,劉啟為孝景帝,劉恆為太宗,劉徹為世宗孝武皇帝等等。

廟號常用“祖”字或“宗”字。開國皇帝一般被稱為“太祖”或“高祖”,如漢太祖、唐高祖、宋太祖;後面的皇帝一般稱為“宗”,如唐太宗、宋高宗等。但是也有例外。“祖”字氾濫,始於曹魏。到十六國時期,後趙、前燕、後秦、西秦等等小國,其帝王廟號幾乎無不稱“祖”。

在稱呼時,廟號常常放在諡號之前,同諡號一道構成已死帝王的全號。習慣上,唐朝以前對歿世的皇帝一般簡稱諡號,如漢武帝、隋煬帝,而不稱廟號。唐朝以後,由於諡號的文字加長了,讀著不方便,則改稱廟號,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廟號的選字不是隨意的,往往要參照帝王性格特徵以及平生表現,其中也蘊含有褒貶之意。一般而言,太祖、高祖屬於艱苦創業,世祖、太宗則是發揚光大,世宗、高宗等是保業守成,仁宗、聖宗、睿宗等都智明賢達,中宗、憲宗是大業中興。另外,哲宗、興宗等表示有所作為,而神宗、英宗則武功不足,德宗、寧宗多謹慎懦弱,玄宗、真宗、理宗等好玄喜虛,文宗、武宗多名不副實,穆宗、敬宗

目錄
反抗在幻想鄉
返回頂部